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助理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备考资料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梳理:第六章泻下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梳理:第六章泻下剂

更新时间:2019-09-12 17:23:27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58收藏11

中医助理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方剂学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请您在学习中多加注意。泻下剂是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的统称。环球网校小编为了方便您的复习,为您整理了“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梳理:第六章泻下剂“。

相关推荐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各单元考点梳理汇总

为防止有的考生复习起来太投入,或是工作忙忘了时间,我们特别准备了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您可以在预约后收到报名、考试等重要节点提醒。

第六章 泻下剂

含义: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的统称。

适应症:里实证(包括停痰、积饮、瘀血、宿食、燥屎、虫积等诸多有形之邪所引起的病证)

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

注意事项:

7、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俊猛方

枳实厚朴硝大黄

主治:Ⅰ、阳明腑实证 Ⅱ、热结旁流证 Ⅲ、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实(实热内结,腹痛拒按,按之硬,潮热谵语)

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痞(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

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打屁)

病机:实热积滞内结于胃肠,腑气闭阻,热甚津伤。

治法:峻下热结(积下存因)

方解: 大黄 → 泻下通便,荡涤积滞 实 君

芒硝 → 泻热通便,润燥通便 燥 臣

枳实 → 行气消痞 痞 佐

厚朴 → 行气除满 满 佐

体现:Ⅰ(下胃肠实热积滞)→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Ⅱ→通因通用 Ⅲ(热厥)→寒因寒用

配伍:黄硝相需为用,攻揉相济,清泄热结力强,燥实并治。

枳朴配,破积导滞,消极除满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9温脾汤

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

久利赤白或便秘 手足不温,苔白 脉沉迟

病机:脾阳不足 运化失职 寒积结于肠胃

治法:攻下寒结 温补脾阳

君:附子温壮脾阳 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 。大黄 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

臣:温中阳以散寒凝,助附子之力

佐:人参益气补脾,防大黄泻下伤中。

使:甘草和中调药

配伍:1附子大黄配 以温制寒,温中阳,下积滞以除冷积(制性存用)

2四逆汤加人参大黄

10大黄附子vs温脾汤

均以附子配大黄为主体,均能温下寒积,治寒积便秘证。但大黄附子汤尚有细辛辛温通散,助附子温散寒凝止痛主治寒实积滞所致腹痛通便秘而正气不虚者。温脾汤无细辛,但用干姜助附子温中散寒,更加人参益气健脾,主治冷积内结,脾胃虚寒虚中夹实证。

10、麻子仁丸(脾约丸)→脾约证

主治:胃肠燥热之便秘证(脾约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

病机:胃肠燥热,津液不足。

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解: 君: 麻子仁(火麻仁) → 润肠通便

臣:杏仁 → 润肠通便,降利肺气

臣:白芍 → 养血敛阴,缓急和理

佐: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 → 清下热结,除胃肠燥热

使:蜂蜜 → 润燥滑肠

配伍:麻杏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

小承气汤加麻杏峰而成 体现泻下与滋阴配伍

11五仁丸

主治:津枯肠燥之便秘

大便干燥,艰涩难出、口干欲饮、舌燥少苔,脉细涩

病机:津枯肠燥

治法:润肠通便

君药:杏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且降肺气,以利通便。

臣药:润燥滑肠、活血散结、助杏仁润肠并畅气血

佐药:柏子仁质润性滑,善治虚秘。

郁李仁润肠降气专治大肠积滞,燥涩不通、松子仁润五脏制虚秘、陈皮理气行滞,是气性浊降

配伍:本方以富含油脂的仁类为主药,配伍理气之品,有理气润通之妙。

12煎川剂

主治;肾虚便秘证 治法: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13舟车丸

治法;行气逐水

14黄龙汤

黄龙汤枳朴硝黄

参归桔枣共生姜

阳明腑实气虚弱

通便不碍气血伤

主治;热结阳明亦阳明俯实,气血不足证

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腹痛拒按,生热口渴,体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

病机:热结阳明,气血不足。

治法:泻热通便,益气养血。

君药: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行气除积。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既扶正以驱邪,又使下不伤正。防通下太过而脱陷。

桔梗宣肺以助通下

配伍:生姜、大枣、甘草:调补脾胃兼调和药性

结构:本方泻热通便药与益气养血同用,攻补兼施,愚补于攻。

15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玄地东,更加硝黄力量雄。

主治:热结阴亏证 治法;滋阴增液泻热通便(增水行舟)

和解剂

16小柴胡汤《伤寒论》

主治:Ⅰ、伤寒少阳证 (半表半里)2妇人伤寒热入寒室 3、疟疾/黄疸以及内科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或有目眩

病机:邪在少阳,正邪相争,胆胃不和

治法:和解少阳<调和\解除外邪>

方解: 君 :柴胡 → 舒透半里之邪,疏肝解郁 (外透)·和解少阳

臣:黄芩 → 清泻半里之热 (内清)

佐:半夏 /生姜 → 降逆 和胃 止呕)·人参 大枣 炙甘草 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①舒透与清泄并用,以透为主 ②胆胃兼调 ③寓扶正于祛邪之中

柴芩配透表泻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

人参 大枣 炙甘草 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

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

结构:透表加热加和胃降逆加益气扶正(扶正驱邪)

17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枳竹茹

陈夏茯苓加碧玉

热重寒轻痰挟湿

胸痞呕恶总能除

主治:少阳病(胆热偏甚 痰湿内阻)

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吐酸苦水、舌红苔黄腻、脉玄细数。

病机:1邪热偏甚,郁致少阳犯胃,胃失和降。2湿热痰浊中阻

治法: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和解少阳。

君:青蒿清透少阳热邪,芳香辟秽宣络。黄芩苦寒清泄胆热、燥湿。

臣:竹茹清胆胃热,化痰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佐: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赤茯苓 清热利湿解毒导邪从下而去

枳壳行气消痰、散结除痞。陈皮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蒿芩配透邪泻热,引邪外出,和解少阳。

组成:青蒿 黄芩加温胆汤(枳壳 赤茯苓)加碧玉散

18小柴胡汤vs蒿芩清胆汤

同:均能和解少阳用治邪犯少阳,气机不利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脉玄等少阳证

异:1蒿芩清胆汤侧重清泄化浊,适应于湿热少阳,热重兼湿,又痰浊中阻,见热重寒轻呕恶黄涎,小便黄少,舌红苔腻脉玄滑等症2小柴胡汤清散并用,兼能扶正。适用于伤寒少阳,正气便虚邪气徘徊于表里之间见寒热往来,不欲饮食,舌苔薄白等症。(风寒之虐可以升散,暑湿之虐必须清解)

19四逆散

四逆散中有白芍

柴胡枳实炙甘草

疏肝理脾治阳郁

气血调和四逆消

主治:

1阳气内郁之四逆证2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证

手足不温、胸胁疼痛、脘腹胀痛、脉玄。

病机:肝脾不调、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脾滞不运

治法: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君:柴胡: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臣:白芍:养阴揉干缓急止痛

佐:枳实:行气导致而理脾

使:炙甘草和芍药,调和诸药。

配伍:柴勺配疏肝气以调肝之用,养阴雪以调肝之体,体用并治

柴胡枳实疏肝理脾,调畅气机。

勺草酸酐化阴,增强养阴揉肝,缓急止痛之力

枳实芍药散主治:产后腹痛

20、逍遥散《和剂局方》

逍遥散用当归芍

柴苓术草姜薄饶

疏肝养血又健脾

肝郁血弱脾气弱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头痛目眩,口燥咽干,或寒热往来,乳房胀痛

病机:肝气郁结,肝血不足,脾胃虚弱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方解: 柴胡 → 舒肝解郁 君

白芍/当归 → 养血活营,柔肝止痛 臣

白术/茯苓/甘草 → 健脾益气 佐

烧生姜 → 和胃降逆止呕

薄 荷 → 1助柴胡舒肝疏达肝气以助柴胡以解肝郁2晾干防止气郁化火,肝郁化热。

归芍:养血揉肝

柴归芍:疏肝气而调肝之用,养阴血而不肝之体、体用并治。

四逆散vs逍遥散

同:均可疏肝理脾,用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胀

痛,脉弦之证。

异:四逆散重在疏肝理脾,调畅气机,兼能透邪解郁,原治阳郁证,临证尤多用治肝脾不和所致之胸胁、脘腹疼痛,脉弦等证候。

逍遥散重在疏肝解郁,兼能养血健脾,为调经的常用方;临证用治肝气郁结,血虚脾弱之月经不调证,见经行腹痛,头痛目眩,乳房胀痛,脉弦等证候。

21痛泻药方

主治:脾虚肝强之痛泻

治法:补肝泻肝、缓痛止泻

痛泻证特点:泻必腹痛 腹痛即泻、泄后痛缓

防风专入肝脾 舒脾升阳助白术祛湿止泻

白术白芍补脾揉肝培土抑木,调和肝脾

22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黄连芪

干姜草枣人参行

辛开苦降消痞满

治在调阳与和阴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利,苔腻而微黄

病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治法:健脾和胃,平调寒热

方解: 君:半夏 → 消痞散结,和胃降逆

臣:干姜 → 温中散寒止呕

黄芩/黄连 → 清热燥湿

佐:人参/大枣/ → 健脾益气 使:甘草 &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①辛开苦降 ②寒热并用(→和其阴阳) ③补泻兼施(→调其虚实)

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配伍:* 姜、夏 +大枣芩、连:既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又辛开苦降以散结消痞。

人参大枣 a.补益脾胃之气以促运化 b.防温燥、苦寒药伤及虚土

以上就是环球网校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方剂学》考点梳理:第六章泻下剂”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您可以点击下方资料下载按钮免费获取精品备考资料。

中医助理医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谢晓英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查询

中医助理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医助理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中医助理医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