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每日一练 > 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46)

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46)

更新时间:2020-11-26 19:15:13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2收藏2

地方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共招录9536人,笔试时间为12月20日,考试将近,竞争激烈。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江苏公务员笔试,环球网校(环球青藤旗下品牌)整理了“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46)”的内容,请大家认真做题,积极备考。

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46)

1.在一些英语国家,人们长期以来存在语言优越感,其外语能力并不能令人满意。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英语地位优越,美国人一直很自负,不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结果在伊拉克战争中吃了亏。类似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不应只把眼睛盯在英语等少数几种使用范围广泛、使用人数众多的语言上。国家在制定语言人才培养政策时,要有统筹规划的意识,应充分考虑各国、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像保护濒危动物和生物多样性那样保护濒危语言、保护文化多样性。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应以尊重、谦虚的态度面对语言的多样性

B.国家的语言政策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调整

C.保护濒危语言是语言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

D.制定语言人才培养计划应有更全面的考虑

2.科举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古代一些学者批评科举取士并不等于反对科举制度。从古代到近代的学者对科举制的批判主要是对应试现象、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批判,特别是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古代学者对科举制的肯定多过否定

B.科举制的弊端并非来自其制度本身

C.科举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D.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多角度评价科举制

3.过去的营销是漏斗效应,传统媒体上的广告让受众从很宽的漏斗口进入,买单的到了漏斗的底端。网红的营销则是涟漪效应,每个波纹和波纹之间会有碰撞,影响面更宽,影响的深度更深。网红通过树立个人品牌、贯彻自我的生活方式吸引粉丝,粉丝可能对传统广告是排斥的,但是乐于模仿偶像而消费。在社交平台上,粉丝之间的沟通渠道打通了,他们甚至不仅仅购物,而且乐于把自己的喜好传播给别人,每一次点赞、评论、转发,涟漪就扩散一次。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

A.网红营销影响巨大的原因

B.粉丝在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

C.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模式的区别

D.社交平台中网红与粉丝的互动模式

4.书法既然是艺术活动,当然不能缺少技艺,但是由于大众的参与,书法最强调的不是技艺而是修养。对修养的强调,实际上是强调人格在内部的提升。书法由此而成为伦理与审美融合在一起的活动。中国文化中“游于艺”的思想,其目的是通过艺事让人格臻于完善。在“游于艺”的机制中,书法成为理想的手段。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

A.“游于艺”的思想强调内在人格的提升

B.书法是将伦理与审美合为一体的活动

C.书法艺术强调人格修养与技艺的共同提升

D.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意在提高人的修养

5.市场会不断创造诱惑让你花钱,每一个橱窗、货架都是大量市场实验的最优方案。很常见的例子,为何鸡蛋牛奶被放到超市的深处?因为这是人们最普遍的购买需求,你不得不穿过一排又一排货架,不知不觉买了很多计划外的东西。

下列哪种做法能作为本文观点的佐证( )

A.售楼员安排多位顾客同时看房而制造紧迫感,使其匆忙做出决定

B.当消费者浏览网页时,他的喜好已被电商悄悄记录

C.商场为吸引顾客而精心营造舒适优雅的购物环境

D.商家制造一个又一个节日来鼓动消费者购物

温馨提示:点击下页查看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46)的答案。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0日,环球网校小编推荐各位考生使用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预约成功可在2021年江苏公务员笔试时间、面试时间到来前收到短信通知,提醒大家做好考前准备。

1.【解析】D。文段开篇提出问题,“有语言优越感的一些英语国家,外语能力并不能令人满意”,随后通过自负的美国人在伊拉克战争中失利的事例,进行具体说明。后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国家在制定语言人才培养政策时,要有统筹规划的意识,应充分考虑各国、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故文段脉络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为文段重点,强调在制定语言人才培养政策时,要有统筹意识,全面考虑各国、各民族的语言,对应D项。A项,偏离文段重点,文段重点强调“统筹规划,充分考虑”而非“尊重、谦虚的态度”,排除;B项,“语言政策”偷换概念,文段强调“语言人才培养政策”排除;C项,“濒危语言”不是重点,且“重要目标”无中生有,排除。

2.【解析】C。文段首先说明科举是复杂的文化现象,接着通过“然而”转折,指出科举被误解得非常深,人们忽略了科举的历史性,随后通过“但”表强调引出文段中心,即科举制度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最好选择,最后通过介绍很少有人否定科举制本身的这一情况,进一步论证科举制是好的选择,对应C项。A项,文段重在强调科举制度是当时的最好选择,“肯定多过否定”无中生有,排除;B项,“弊端”并非文段论述重点,文段对科举制的感情为积极倾向,意在证明科举制是好的制度,排除;D项,“现实情况”无中生有,且未能体现出科举制是好的制度这一观点,排除。

3.【解析】A。文段首先介绍过去的营销情况,说明其受众多,但是买单的少,影响力小。接着引出文段的重点话题网红营销,说明其影响更宽、更深,后文通过介绍网红营销的具体方式,即让粉丝模仿偶像,让粉丝自主传播营销,来说明其影响力为何更大。故文段重点说明了网红营销影响巨大的缘由,对应A项。B项,“粉丝”不是重点,文段重在强调“网红营销”,排除;C项,文段并非比较两者的差别,“传统营销”只是作为引入,重点强调的是“网红营销”,故偏离文段重点,排除;D项,“社交平台”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4.【解析】D。文段首先说明书法不能缺少技艺,接着通过“转折”表示,书法最强调的是修养,并进一步解释修养是强调人格的提升,得出书法是伦理与审美合为一体的活动,在此观点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游于艺”的思想,说明“技艺”是手段,目的是要让人格更加完善。首尾呼应,故文段重在强调书法对提升人格修养的作用,对应D项。A项,缺少主题词“书法”,排除;B项,非重点,文段重在说明书法对人格修养的提升,该项中,“伦理”与“审美”并列无侧重,排除;C项,根据文段“书法最强调的不是技艺而是修养”可知,技艺与修养并非共同提升,表述错误,排除。

5.【解析】D。首先需找准原文观点。文段开篇即提出观点“市场会不断创造诱惑让你花钱,每一个橱窗、货架都是大量市场实验的最优方案”,接着通过“很常见的例子”进行详细解释说明,故观点可提炼为“市场”用“创造诱惑”的方式,目的是“使消费者花钱”,D项“商家制造节日鼓动消费”中“制造节日”“鼓动消费”与观点中的方式、目的均契合,可论证观点,当选。A项“制造紧迫感”与观点中的方式“创造诱惑”不符,不可佐证观点,排除。B项“当消费者……他的喜好已被”体现不出市场创造诱惑,不可佐证观点,排除。C项“营造舒适优雅的环境”为商场的正常行为,体现不出“创造诱惑”,不可佐证观点,排除。

编辑推荐: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重要时间点汇总

以上是“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每日一练(46)”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温馨提示:为及时获知2021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笔试时间、面试时间等信息,推荐使用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预约成功可尽早获得通知。同时,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按钮,获取更多公务员考试资料。

地方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limingjuan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地方公务员资格查询

地方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地方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