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知识理解(1)

《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知识理解(1)

更新时间:2010-12-06 22:16:03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学生掌握知识主要是占有前人积累的认识成果,变前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的认识过程。而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是知识得以保持、实现迁移与应用的关键。

  一、什么是知识的理解

  关于理解的广义的概念认为凡是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都叫理解。这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关于理解的狭义的概念认为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才称作理解。

  一般所说的知识的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

  学生了解一个词的含意,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学习一个定理、定律、公式,掌握法则的因果关系,把握课文的段落大意及全文的中心思想都属于理解。无论是初步地、不完全地或比较完全地认识教材的联系、关系,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只要不限于单纯地通过感知觉或记忆的直接认识,而是通过思维活动的都可称为理解。

  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实验研究和教学经验都证明,理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中,对事物必须有直接的感知,但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①有些知识需要记忆,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效果就高。如不理解即使记住了某些公式、定理、定律,用处也不大。理解与迁移、应用的关系也很密切,不理解就难以应用和迁移,只有理解的知识才有可能迁移和应用。因此,理解在学习知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最初是初级水平的理解(又叫知觉水平的理解)这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是什么”的揭示。比如学生学习关于“力”的知识,最初对力的认识不可能完全达到揭露其本质、规律的程度。他们起先认识力和力所作用的物体的质量的联系,只知力有大小。这是在对映象特征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辨认、识别,确定名称的过程。文字、符号、词语的学习主要是达到这种理解。其次是中级水平的理解。这是揭露客观事物的“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力”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着力点等,力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才是力。力有三大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概念、原理、法则的学习,必须达到这种水平的理解,以掌握同类事物、同类现象的共同的、关键的特征。最后是高级水平的理解。这是个体在揭示客观事物“为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类化、具体化、系统化,把有关事物归入已获得的概念中去的过程。如对力的理解与力的运动、力的速度的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建立或调整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

  知识的学习要通过理解。由于学习的对象及其特点不同,理解可以分为①对言语的理解;②对事物意义的理解;③对事物类属性质的理解;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⑤对逻辑关系的理解;⑥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理解必须通过思维来实现。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考前复习策略 考试答题技巧 说课经典经验 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