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治医师 > 主治医师考试报名 >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妇产科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妇产科

更新时间:2013-09-16 16:05:51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主治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妇产科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是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点,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小编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便于各位同学复习备考,顺利通过考试!

(一)卵巢功能

卵巢是女性生殖内分泌腺,有两种主要功能:一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另一为合成并分泌甾体激素和多肚激素。

(二)卵巢的局期性变化

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其主要变化如下: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人类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始于胚胎时期,新生儿出生时卵巢大约有15万一50万个卵泡。儿童期卵巢的皮质含有大量密集成群的原始卵泡,卵巢的髓质已逐渐退化。原始卵泡含有一个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到青春期以后卵母细胞逐渐减少。生育期大约只有300一400个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经排卵过程排出,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自行退化,这个退化过程称卵泡闭镇。根据形态、大小、生长速度和组织学特征。可将卵泡的生长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卵泡:是由一个处于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及在其周围的单层梭形颗粒细胞层环绕组成。

(2)窦前卵泡:为初级卵泡与次级卵泡分化阶段。生长中的初级卵母细胞,包裹在基膜内称初级卵泡。而充分生长的初级卵母细胞,围绕透明带与多层立方颗粒细胞层,包裹在基膜内称次级卵泡。

此阶段出现卵泡生长发育所必备的三种特异性受体,即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受体的形成。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两层卵泡膜,即卵泡内膜与卵泡外膜,这时的卵泡称生长卵泡。

(3)窦状卵泡:在FSH持续影响下产生的功能变化主要有卵泡液形成;诱导产生芳香化酶(合成雌激素的关键酶);黄体生成激素、前列腺素(PG)及催乳激素(PRL)受体的产生。

(4)成熟卵泡:在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大多数窦状卵泡发生退化。此时成熟卵泡体积显著增大,直径可达10―20nml,卵泡液急骤增加,卵泡腔增大。卵泡移行向卵巢表面突出。其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

1)卵泡外膜:为致密的卵巢间质组织,与卵巢间质无明显界限。

2)卵泡内膜:血管丰富,细胞呈多边形,较颗粒细胞大,这种细胞亦从卵巢皮质层间质细胞衍化而来。

3)颗粒细胞:无血管存在,其营养来自外围的卵泡内膜,细胞呈立方形。在颗粒细胞层与卵泡内膜层间有一基底膜。

4)卵泡腔:增大,腔内充满大量清澈的卵泡液。

5)卵丘:突出于卵泡腔,卵细胞深藏其中,形成卵丘。

6)放射冠:直接围绕卵细胞的一层颗粒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而得名。在放射冠与卵细胞之间还有一层很薄的透明膜,称透明带。

一般认为,正常妇女生育期每个周期中仅有数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中只有一个卵泡发生排卵,其余同样成熟的卵泡都不排卵而退化。

2.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一些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前卵泡进人排卵前状态,卵细胞与放射冠漂浮在卵泡液中。泡壁颗粒细胞层和卵泡膜及其外围的卵巢组织变得很薄。卵抱突出于卵巢表面类似一个水疱,最后破裂,出现排卵。排卵时随卵细胞同时排出的有透明带、放射冠及小部分卵丘内的颗粒细胞。

导致排卵的内分泌调节为排卵前血LH/FSH峰的出现,其机制:雌二醇(B)高峰对垂体、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作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及孕酮的协同作用所致。在该峰刺激下导致成熟卵泡最终排卵。戒熟卵泡壁破裂相关的因素为血LH/FSH峰的出现,促使卵巢壁生成纤溶酶原澈括物,激括纤溶酶、结缔组织胶原酶、蛋白溶解酶等,使卵泡壁溶解。LH/P3H峰出现亦使前列腺素(PG)及组胺增多,这两种物质使卵泡壁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易于破裂。在PG及神经作用下,卵巢皮质及卵泡外膜层平滑肌钎维收缩,促使卵泡破裂及卵细胞释放。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卵子可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以及输卵管粘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进入输卵管,并循管腔向子宫侧运行。

3.黄体形成及退化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黄体化后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及卵泡膜黄体细胞。黄体细胞的直径由原来的12一lg~rn增大到35-50pm,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体积达最高峰,直径约1-2cm,外观色黄。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lO日开始退化,其机理迄今不详。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缔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侵入黄体,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

正常排卵周期黄体功能仅限于14日内,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期外,卵巢经常不断地重复上述周期变化,但在妇女一生中,仅有400个左右的原始卵泡发育到排卵,其余绝大多数卵泡均在发育过程中退化,成为闭锁卵泡。闭锁卵泡的组织学特征为卵母细胞退化坏死,被吞噬细胞清除,颗粒细胞层分解,细胞脂肪变性,卵泡塌陷最后纤维化。有关卵泡闭锁的机理迄今尚无一致看法。


主治医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主治医师资格查询

主治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主治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