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人力资源管理师行业动态 > 新个税政策下高收入如何操作零个税?

新个税政策下高收入如何操作零个税?

更新时间:2018-10-23 15:02:40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91收藏57

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频道为您整理发布新个税政策下高收入如何操作零个税?,供您参考之用。

相关推荐:2018年11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简答题汇总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一个重大利好!个税专项扣除项的实施细则也出台了,个税专项扣除细则的出台,真正意味着个税改革即将落下帷幕。而在此次个税改革中,公众最关心的除了免征额上提到5000元外,还有就是新增加的6项专项扣除怎么实施!幸好,这个回复,大家并没有等太久,而且还超出很多人的预料,给了很多工薪党一个大大的惊喜!

一、个税专项扣除项细则出台,对你影响有多大?

此次个税改革的最大亮点,除了免征额提上5000元外,就是增加6个专项扣除项。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税法授权国务院制定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我们再来重温一下细则的几个重点:

1.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2. 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3.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4.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

5. 大病医疗方面,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具体规定: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前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

学历教育: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注意事项:

父母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经约定,也可由其中一方按100%扣除。扣除方式再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如果纳税人有两个孩子,且接受上述教育,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可翻倍。

这个举措给有孩子的家庭减负,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之后,可以省多少钱,我们以小明为例:

小张的儿子6岁了,小张送他去小学读书。小张应纳税所得额为84000元-12000元=72000元。(其中,12000元为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继续教育专项扣除,每年3600元或4800元

具体规定: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学历教育期间按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注意事项:

个人兴趣爱好的培训暂不纳入此次扣除范围

继续教育,这对我们考证党来说确实是重大利好,无论是你选择学历教育还是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都能享受到福利,以后只要选择考证,可能都会获得减税福利!举个例子:

小张想给自己充充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于是他读了某高校的在职硕士。小张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2000元-4800元=67200元。(其中,4800元为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大病医疗专项扣除,每年60000元

具体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和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自费部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和医疗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注意事项:

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由纳税人本人扣除

纳税人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复印件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

如果看完定义还不清楚到底省多少钱的,我们再来看例子:

若小张不幸得了一场大病,他最高可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60000元。此时,小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7200元-60000元=7200元。(其中,60000元为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每月1000元

具体规定: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偿贷期间按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注意事项:

夫妻双方可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再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非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不得扣除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买房子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一道过不去的坎,想买买不起,不买丈母娘不行,现在好了,国家出手了!

小张购买了自己的首套住房,需要支付住房贷款利息。小张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80000元-60000元-12000元=108000元。(其中,60000元为基本减除费用,12000元为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租金专项扣除,每月800-1200元

具体规定: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租房: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

其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租房: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其他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租房: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主要工作城市:纳税人任职受雇所在城市,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其经常居住城市

注意事项: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主要工作城市不同,各自在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可分别进行扣除。

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根据租房所在的区域划分,专项扣免有所不同。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真是开心,因为实实在在又省下一笔钱了!还是以小张举例:

小张毕业后参加工作,扣除“五险一金”等后的年综合所得为180000元。工作前几年,他名下没有住房,在单位附近租房住。如果小张在北京工作,他应纳税所得额为180000元-60000元-14400元=105600元。(其中,60000元为基本减除费用,14400元为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每月2000元

具体规定: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

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其他法定赡养人: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指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注意事项:

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赡养老人,分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情况:

小张还是一名独生子女,需要赡养60多岁的父母。小张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8000元-24000元=84000元。(其中,24000元为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二、一年少缴多少税?月入万元以下基本不用缴税!

当然,专项附加扣除并不能直接减免个人所得税,而是要带入一个公式里计算,最后的得数才是个人需要交纳的税额

一对需要赡养老人、有孩子、有房贷的夫妻每年省下6350元!

 


在北京租房的单身工薪党,一年省下4320元!

 

这么算下来,一年真的可以省下不少钱!很多人可能要“告别”个税了!

三、附加项目怎么申报

1、信息提交:向税务机关提交材料

2、信息核实

四、新个税专项扣除答疑

1、减税红包不小,附加专项扣除何时可以真正实施呢?

根据安排,15天的征求意见期过后,经过修改完善并提交国务院讨论,这些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

2、收入没达到5000元起征点的可以抵扣吗?

目前,扣除"三险一金"等项目后,个人收入没有达到5000元起征点的人群还不需要缴纳个税,暂时就不会涉及到扣除问题。

3、专项扣除都需要纳税人自行申报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专项附加扣除的办理方式,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可以提供信息由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时办理。

简单说,纳税人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由单位代扣代缴,同时,由于部分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纳税人也可以选择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4.为了实现扣除,老百姓会不会因为发票或证明跑断腿?

老师指出,总体看,此次公布的办法较好地兼顾了公平和效率,减负力度超出预期,税收征管也力求简便易行,尽量避免让纳税人提供各种证明。举例来说,纳税人在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方面的支出发票等都是不需要提供和进行额外说明的。

同时,鉴于该政策涉及面广、实施情况复杂,国家正在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防范虚假骗税逃税行为,确保征管风险可控。

5、二孩子女教育可以抵扣吗?

可以抵扣,征求意见稿显示,每个子女每年12000 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这也契合国家目前放开二孩的大政方针,可以有力减轻二孩家庭的支出负担。

6、三岁以下的婴儿,花销也很大,为什么不抵扣子女教育项目呢?

子女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三岁以下属于抚育阶段,不属于教育阶段,暂时还未纳入抵扣范围。

7、租金扣除需要什么证明?

根据征求意见稿,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

关于房租扣除,还有两点需要解释下,其一,房租采取定额扣除而不按租金发票限额据实扣除,是考虑了目前租房市场的实际情况,即大部分租赁行为并没有开具发票。其二,如果把发票作为前置条件,可能会增加纳税人负担,还会推高租金价格。

8、租金扣除为什么分地区?

目前确实分为三类扣除标准,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万元(每月1200元);除上述城市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小于100万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钢表示,扣除标准较大程度覆盖了全国平均租金支出水平,同时兼顾了各地租金水平的差异性。

9.租房抵扣标准为什么比房贷高?

孙钢表示,住房租金扣除标准总体上略高于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体现了对租房群体的照顾。

当前正处于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的导向,此类租金抵扣额的安排也和租赁市场的鼓励政策吻合。

10、继续教育怎么界定?绘画、艺术、体育运动等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能否减税?

根据征求意见稿,继续教育包括学历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一些未纳入职业目录的个人兴趣爱好培训,与职业技能关联度不高,暂不纳入此次扣除范围。请注意,这里的关键点在于职业技能关联度!

11、学历教育每年有学费可以按年扣除,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并非只要参加培训就能扣除,而是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12、纳税人是否需要证明自己的首套房贷?

首套房贷认定信息较为健全,不需要纳税人自己提供太多额外证明。

13、赡养老人包括哪些老人?丈夫帮助赡养妻子的父母,丈夫能否扣除?

按照征求意见稿,赡养老人包括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而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赡养岳父母目前不在扣除范围之列,但如果夫妻双方各自都有父母需要赡养,是各自申报专项扣除,举例来说,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夫妻赡养四位老人,夫妻两人可以分别按照每月2000元申报专项扣除。

14、被赡养老人是指无经济来源还是离退休人员都算呢?

按照征求意见稿,赡养老人只需要两个条件,首先老人已满60岁,其次是纳税人的父母或其他法定被赡养人,与老人的经济状况无关,没有经济来源的、离退休人员都包含在内。

15、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赡养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根据征求意见稿,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可以与兄弟姐妹分摊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如平均分摊、约定分摊等情况。但是,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比如,一位老人有三个子女赡养,每个孩子可以平均分摊每年24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年8000元;也可以经老人指定或者子女约定,每个子女分别享受6000、6000、12000的扣除额,但每个子女的扣除额不能高于12000元。

16、哪一类人群可能受益最大?

通常情况下,生活支出负担较重,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的中年人最获利好。他们很大概率可以享受子女教育、首套房贷、赡养老人等多项附加扣除。

另一方面,在同等扣除额的情况下,收入较低的人群减税比例更大,比如月收入70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人,满足2000元的扣除项目,就无需缴纳个税啦,减税比例达到100%。

17、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需要有一个书面分摊协议吗?

根据征求意见稿,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的,需要签订书面分摊协议。

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维妮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查询

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人力资源管理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