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导游证 > 导游证备考资料 > 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安徽景点导游词:龙川景区

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安徽景点导游词:龙川景区

更新时间:2017-10-23 09:44:36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19收藏65

导游证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摘要】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安徽景点导游词:龙川景区,具体内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导游证考试资讯请锁定环球网校导游证考试频道,更有海量模拟试题,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体验!  编辑推荐:2017年全国导游资格

  【摘要】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安徽景点导游词:龙川景区,具体内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导游证考试资讯请锁定环球网校导游证考试频道,更有海量模拟试题,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体验!

  编辑推荐:201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导游词汇总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4A级景区龙川景区观光游览!首先作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姓**,是此次行程的讲解员,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仁和园、水街、都宪坊、省保单位奕世尚书坊、国保单位胡氏宗祠和佛教圣地灵山庵等景点,整个游览行程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大约2华里路程。

  龙川,从宋代著名风水学家赖文正到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高级顾问、高级建筑师郑孝燮,都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历史上,龙川人把来到这里的客人,看作是贵人,今天你们从南边来,经过天马山、贵人峰,更是道道地地的贵人,我能为你们导游,深感荣幸!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由我带领大家进入景区,一起去探索风水宝地的奥秘。

  仁和园

  这里,曾是龙川胡氏世祖念五公当年接待有“地仙”之称的风水大师赖文正的馆驿旧址。传说赖文正自江西来徽州,相当长时间无人识货,到龙川却受到念五公盛情接待,他们在这里论风水,谈国事、家运,宾主相得。在赖文正的指导下,念五公对村中阳基的朝向,水系的走向进行了治理调整,又对这处驿馆的阳基风水进行了改造。现在,景区依据有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恢复。名为“仁和园”,典出《论语》:“以德行仁者王”,《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前者说,处世以德,取义成仁,后者说,人与人之间当亲爱友善,和平相处。关于“仁德”与“和平”理念,在胡氏宗祠还有更充分的展示,留待后说。

  仁和园究竟有哪些风水改造?关键在水。各位在进接待大厅前已看到,门前有一道曲折水渠,厅后有一口池塘,门前水渠不是所谓的“护城河”,厅后池塘也不仅仅是作为风景设置,而是因为园朝向的南方属火,因局面开阔,无所遮挡,火气直逼村庄,容易导致火烧屋,所以引水、蓄水以克火。这与清代著名的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在“地六生水”的位置挖地蓄水防火是同样的目的。传说当年念五公在池上建有“留仙亭”和“会缘桥”,纪念他与赖文正的交往是仙缘巧合,各位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不妨登桥入亭,拍照留作永久纪念如何?

  龙堤·凤街

  这是龙川河流经村中的地段,两岸民宅鳞次栉比,是典型的徽州古村落枕山面水的格局,胡氏族人因以两岸河堤为街,故俗称其为“水街”。但从风水角度,两岸河堤却各有一个非同小可的名字—龙堤、凤街!我们脚下踩的就是“龙堤”,它衍出于河东的龙山,对面的“凤街”因脉接西面的凤凰山而得名。在构造上却大有讲究。请看,龙堤中间纵铺石板代表“龙脊”,两侧鹅卵石垒铺,代表“龙鳞”。对面凤街用白凤凰麻石横铺,代表凤凰的一片一片羽毛,两道街合称“龙凤呈祥”。用今天的时髦话说,是不是创意巧妙?随着前行的脚步,我们可以看到龙堤、凤街都在逐步降低,并且展示出另一层奥妙:那就是龙堤总是高于凤街,这体现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从夫妇纲常说,龙为乾,代表男子,凤为坤,代表女子。男具阳刚之气,故龙堤在河之阳,女子阴柔和婉,故凤街在河之阴,过去民间称男女完婚为“乾坤已定”。又认为“夫为妻纲”,“阴阳顺,夫妻和,家道成”,龙堤设置比凤街高,正体现了“阴阳顺”的宗旨。

  大家请往前看,水街两边民居的墙是一折一折的

  ,象楼梯一样高低起落,这就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它是永远的流行色黑白两色,不知我们游客中有没有集邮的朋友,中国民居邮票中的安徽民居所描绘的就是马头墙。

  马头墙不仅对中国消防史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徽学老师认识徽州建筑的历史演变,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它主要有四大作用,防火、防风、防盗和肥水不外流。

  我们先说第一个功能是防火,绩溪是一个以山为多的山城,俗话说“7山1水1分田,1分道路和庄园”,村庄建造非常密集,在古时照明用的都是明火,如蜡烛、油灯等,天长日久,木头干燥,就很容易发生火灾,如果一家着火,那整个村庄不就遭殃了吗?所以古人就很聪明,就建造高高的马头墙,使大火不容易翻过墙,殃及左邻右舍,就起来了很好的防火作用。

  第二功能是防风,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的房顶都是用瓦片盖的,山区风大,风将瓦片吹走,下雨的话就很麻烦了,所以马头墙就起了很好的防风作用。

  第三个功能是防盗的作用,在明清时期,徽商是非常有名的,曾经在商业界长达400年之久,青年男子都走出大山,外出闯天下,他们吃苦耐劳,俗称“徽骆驼”。所以很多人富起来。他们却很念家,将银两都寄回家,留在家里的只是一些妇女、儿童、老人等,山中土匪、强盗特别多,这些老幼病残根本对付不了,所以就建了高高的马头墙,以前没有窗子或窗子很小,强盗、土匪就不易翻墙而入,进行偷盗,就起到了很好的防盗作用。

  第四个作用是肥水不外流,古徽州人称雨水为财源,商人当然就非常注重财源了,下雨时,雨水就顺着马头墙流下,流入徽派建筑另一大特色——天井,就称为肥水不流外人田,财源就滚滚流进自已的家了。徽派建筑天井的功能到祠堂在给大家作祥细讲解。马头墙顶上砌有上方下圆状如朝天官司印的装饰物,俗称朝天印,反映了徽州人对仕的向往与追求.

  如心亭

  这里是村的中间地段,在这里建亭,一般人会认为是提供行人歇息的场所,亭子临河一面设有“飞来椅”,亦称“美人靠”,人可以坐在飞来椅上凭吊山光水色,海阔天空。其实,它的建造动机并非如此,它是根据风水理论“障空补缺”而建造。这里虽有一排民宅挡住了南方之“火”,但地理还有欠缺,需要人工造建筑物来补凑,因此这个路亭结构绝对有别于徽州其他乡村的路亭。请看此亭的两端,上方盖了厚厚的瓦还嫌不足,瓦下还加了厚厚的天花板,堵得气泄不通,这就是“障空”。而临河的一面则敞开,设飞来椅,目的是揽财,因河那边为北方,风水五行说:“北方壬癸水”,徽州人视水源为财源,揽水即揽财,而亭中间则设计了两个硬山式人字披,中虚“一线天”,蓄天上雨水,有个说法名曰“天地交泰”。此间靠河一面墙是封死的,此为“蓄”,两旁墙壁又设计了两根砖质水笕筒承接雨水,此谓之“聚”,所以民间称家里天井中的两根水笕筒为“双龙聚瑞”。这一蓄一聚,就是“补”,补充财气,衍化天机。我不说破,大家也许觉得这亭子普通得很,其实古人相信风水,实践风水理论是煞费苦心的。亭名“如心”,就是蕴涵了“收发如心”,“进退自如”的愿望。更有意思的是,大家朝来路看去,亭西设计了三道阶级到亭,这有讲究,从东往西走谓之“连升三级步步高”,从西往东走谓之“后步更比前步高”!

  中石桥两座牌坊之间的这座1000多年的石梁桥,长10.4米,宽2.3米,厚0.4米,可以说是石梁桥中最厚实的桥梁,全县、全徽州范围都没有超过它厚度的桥梁。为什么呢?主要是加固石坊的基础,石坊离河这么近,很容易被洪水冲毁基础。这样厚实的石梁,就可以借助北岸的抵力,使北岸成为石坊基础的后盾。它是以十块麻石组成,当时建造中石桥的主人胡念五公,希望子孙路过这里能够以十全十美的要求自已,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奕世尚书坊

  南面现在我们来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这是龙川曾任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功名坊。它建于明嘉靖41年(1562年)。比歙县全国重点文物“许国牌坊”早建22年。牌坊的石料为火山灰凝石,也就是采自浙江淳安的“茶源石”。这座牌坊是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是龙川村历史上十四座牌坊中硕果仅存的一座。主体结构由四根柱子、四根定盘枋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有抱鼓石护座。是典型的明代徽派石雕风格之精品。最顶端的人物是天官老爷,寓意为“天官赐福”。最上方两字是“恩荣”,恩荣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二等。

  在恩荣匾的下面,四只宝瓶托起的花板上,写有楷书“奕世尚书”字体端庄厚重,行笔秀润潇洒。据考证,这书法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徵明之手。“奕世”语出《国语·周语》,奕世载(记载、装载)德,不忝(辱,愧于)前人,是一代接一代的意思。相传什么?当然是传德、传功,要做到光宗耀祖,不辱没前人。他俩做到了这一点,当了封建国家最高政权机构的尚书,是十分荣耀的。

  “成化戊戌科进士户部尚书胡富、嘉靖戊戌科进士兵部尚书胡宗宪”这里是指为纪念明代胡富、胡宗宪两尚书的石牌坊,胡富,是成化戊戌(1478年)进士,官至南京陪都户部尚书;大明王朝自永乐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后,南京就以陪都面貌出现,但其官僚机构大致和北京相同。胡富就是当时陪都——南京的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长和财政部长,但所掌管的范围要比北京的户部尚书要小得多。胡宗宪是嘉靖戊戌科(1538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部长。两人中举时间相隔60年,一个甲子,所以都是戊戌科进士。

  而皇上有旨,这就是高悬的“恩荣”;地方政府要嘉奖,这就有了牌楼下方各级官吏的联名,以示殊荣。

  两边写着“大司徒”和“大司马”,大司徒是指胡富,在古代管土地、户籍、钱粮的高官;大司马是指胡宗宪,在古代掌管军政、军赋、军队的高官。

  胡富在任官期间,最值得称道的是出任京城大理寺评事、福建佥事、山东佥事,广东副政、湖广检察使、顺天府尹时,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遇事果敢,执法尤坚。”这是明史上有记载的。由于胡富为官清正,经常得罪权贵,受到他们的排挤打击,胡富因此七次愤然上书,辞官归隐。胡富任职时不畏权贵,与扰乱朝纲、权倾一时的宦官刘瑾一伙顽强抗争,曾被刘瑾勒令提前退休还乡,直到刘瑾被诛杀,皇帝才重新启用他,官复原职后的胡富,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积多年经验,一再上书陈述弊政,再次自讨没趣。胡富带着“居大位而不能举职,误国也”的一腔悲愤,7次向皇帝递上辞职书,要求告老还乡,终于回到了家乡绩溪,死于嘉靖元年即公元1522年。胡富活到77岁,也算是高寿了。

  胡宗宪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倭寇,他曾经先后八次上书嘉靖帝,要求给他们三年时间训练出一支强大的抗倭军队。奏章得到恩准后,他立即派参将戚继光招募兵士严格训练,终于培养出一支威震天下的“戚家军”。所以历史学家称:“没有胡宗宪就没有戚家军”。他们大小八十余战,战无不胜。胡宗宪曾经亲自用毒计毙倭寇700多人。到了嘉靖末年,倭寇之患基本荡平,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胡宗宪在抗倭斗争中是有功绩的,一代抗倭名将胡宗宪的盛名却被淹没在历史烟尘中,他抗倭十年,军功卓著,由一个文官而成为一代名将,只是与朝中权势严嵩有着一时说不清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严嵩倒台后,受到牵连。胡宗宪一生先后遭政敌五次弹劾。他一身悲壮,以一首“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走完了年仅54岁的辉煌人生。最终瘐死狱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562年时任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可见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该岛都迟约500年。

  钓鱼岛主权不容质疑,专著中写的明明白白,白纸黑字,不容争辩。从胡富、胡宗宪的生平介绍中可以知道,这座牌坊取名曰“奕世尚书坊”,不但时间、官衔和被立坊者吻合,而且还深含入仕为上、世代相传的处世观念,可见立坊者用心良苦。

  听完事迹在来看石雕,七根大小额枋上,匠师运用圆雕、透雕、镂空雕等手法,再现出一幅幅精美生动、巧夺天工的立体画面:上额坊描绘的是鲲鹏展翅、中额坊描绘的是仙鹤腾飞、下额坊描绘提取双狮滚球。大狮喻太师,小狮喻少师。(太师,西周时统帅、高级武官名,春秋时为一些诸候国辅弼国君的官,晋时为辅佐太子的官,西晋时设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傅、少保,称为“三师三少”。明清以朝臣兼任,是表示恩宠而无实职的虚衔。尽管如此,能得到“三师三少”封衔的,仍是莫大的荣耀,为徽州人心仪。)

  最精美的要数两边的镂空雕,在同一石料上正反两面雕刻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花瓶和四季花朵,寓意为“四季平安。”看过正面我们在去看反面。

  北面奕世宫保的“宫保”即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的通称,明清时对加有太子少保、太保衔者,尊称为“宫保”。胡富被加封为太子少保衔,胡宗宪加封有太子太保衔,所以坊名用“宫保”。两次间的“青宫少保”、“青宫太保”,也是一个意思。青宫也称春宫,太子居住的地方,这里以“青宫”作“太子”的代称。

  下方是“太子少保胡富、太子少保胡宗宪”,他们是东宫六傅(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之一。少保是太保的副级,属于皇帝的高级顾问,太子太保是辅导太子的老师。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官衔。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官衔。

  上额坊描绘了双龙戏珠,这两条龙不代表皇帝,通称为“龙图”。宋代朝廷有龙图阁,设学士等官,其中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胡富、胡宗宪虽没有加封大学士职衔,但其地位已不低于大学士,这里用龙图,正是暗喻他们是人中之龙。给人以美仑美奂的艺术享受。

  更绝妙的是,中额枋上的雕刻技艺。在这不大的一根额枋上,匠师以石代纸,用凿代笔,在一龙船上描绘的琴、棋、书、画,世外桃园之生活,太平盛世之欢畅,在这里得以淋漓尽致的描绘。下额坊描绘的是双狮滚球。

  在这里,我们借郭沫若的诗句作为给它的赞美语吧:“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高级建筑师郑孝燮考察后赞道“罕见,罕见,其雕艺之高,造型之美,是建筑的瑰宝,是许国牌坊所不及”。“奕世牌坊也应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因此它在198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幽门前这对镇园之兽,各位一定认得出左边的是石狮,可右边那座头似哈蟆、颈似蛇、身体象狮的是什么,各位当中有博古老师么,谁能认得出,或者猜得出?好了,不卖关子了,我告诉你们,它们是兄弟一对,你信么?不象是吧,但它们的确是一母同胞兄弟。我这可不是信口开河,《辞海》上就有记载。“龙生九子不成龙”,老大囚牛好音乐,胡琴头装饰是它的遗像;老二睚眦好杀,刀剑的龙吞口装饰是它的遗像;老三嘲风好历险,就被置于宫殿的屋角上;老四蒲牢平生好鸣,今大铁钟上的兽纽就是它的遗像,我们胡氏宗祠有大铁钟,待会各位可以看看;老五狻猊好坐,佛座边以及民间的石狮就是它的遗像;老六霸下好负重,驮碑石兽是它的遗像;老七狴犴好讼,古代监狱门上类似狮子头的兽像就是它,老八赑屃好文,今碑两边的文龙是它遗像,老九嗤吻好吃,就被安置屋脊两端。这对镇物就是老五狻猊,老七狴犴。

  都宪坊

  这个普通的山村,确实不同寻常,坑口村有过兴旺发达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仅宋、明、清三朝,坑口有进士11名,明朝坑口中进士7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以都御史巡抚辽东的胡宗明三人。

  现在我们来到都宪坊, 这座牌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都宪坊最上方是“圣旨”二字,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二等。

  以前建造牌坊必须得到皇帝恩准才可以,根椐不同等级牌坊一般分为三等。一等牌坊是“御赐”,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是家族出了人物,向皇帝申请,皇帝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

  圣旨下方是“都宪坊”。

  “坊”,指牌坊,起了楼顶的人们又称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以标榜功德,宣扬礼教,多用木、砖、石等材料建筑。南方多雨,多用石料。“都宪”是指汉代设中丞,为御史台长官,称都宪,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御史相当于前代御史中丞,所以坊名“都宪”。宪,对省高级官吏的教称。都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简称,相当于中央检察院副检察长。

  都宪坊下方写着“正德十一年丙子科副都御使胡宗明”,胡宗明曾经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即行使监察之职,又统领地方事物,为地方的最高长官。

  明代监察机构称都察院,即传统的御史台。和现在的中央检察院的性质一样。其主要职责是举劾百官,即行政监察。由于兼有刑事司法的职能,故而位居三法司之列。都察院级别与六部(吏部、兵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相同。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及六部尚书均为二品。

  为坑风雨保存永久,多采用一固二透的防范措施,

  用抱石豉或石狮夹持柱子,这里石柱两侧使用的是倒爬狮,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公狮子脚踏彩球,寓意为国泰民安,母狮爪下有只小狮子,寓意为千秋万代。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使柱子更稳固。梁坊两头用雀替来增加坑压强度,这是“固”。牌坊上部装饰多采用透雕方式,通透泄风,减轻负荷,这些精美的雕刻,使合理结构和美观造型协调统一,这是“透”。

  从建筑和文化角度来说,明、清两代都有明显差别。牌坊清朝比较多,而牌楼明朝较多,

  从建筑角度来说:牌坊是没有楼顶直柱冲天式的,而牌楼是有楼顶四柱三门五楼抬梁式建筑,

  从文化内涵上说:明代一般是功名牌坊和科举牌坊较多。清代是贞节牌坊较多。立贞节牌坊必须是30岁以前丧夫守寡,50岁以后去世才有资格建贞节牌坊。

  龙川水·桥龙川虽然不大,但水系地理却是极佳。首先龙川自东北入村后朝东而流,汇入登源河后折转南流。上不见源头,下不见水去,不见源头谓之“天门开”,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天门开则财来,地户闭则财运常聚而不竭,是极佳的风水格局。自经风水大师赖文正指导治理后,就显得更加完美。究竟有哪些治理措施呢?根据胡氏宗谱抄存的《宋·赖文正公答世祖论定龙川阳址书稿》所载,(一)确定村居的发展和朝向,要求村子尽量向外发展。原来的朝向是龙须山,认为那儿有“文笔峰”和银瓶”形胜,赖文正认为“龙山虽好而在凶方”,建议改朝龙山附近的小山——丙山,就是石镜山,山崖如石镜,传说能照人三世形象。形成“佳宾缔合握手,登堂倾泻,中抱龙山”的格局。(二)改造下水口,传说原来下水口在胡氏宗祠对面即突然下拐,折向东方南向出口汇入登源河,后改为朝对面龙须山出口,使之朝正东,然后折转南流,并将出村口的河堤砌成环形上弯,这样一改动,使村居处于﹍位,也就是环水的湾里,成为“祸患永消除”的旺发之地。改造水口朝向的同时,还将水口段河床人为抬高。这是依据赖文正的理论,即龙川自东北流来,“佐朝臣蛇斗,排衙水口应当朝高”。这样改的结果是使村中龙川水趋于平缓,不致于流速躁急,作为村中“剖肚河”财气难蓄。抬高水口段河床后,放慢了流速,而登源河主道低,上涨一尺水时亦不会倒灌入龙川多少,所以这一改造是十分巧妙的。(三)在河上架桥“锁钥”。你们看,胡氏宗祠上下河道共有三座古平板石条桥,却没有一座古石拱桥,是造不起石拱桥么?当然不是。在徽州民间水渠里立水闸的地方,必先在水渠上架一道似桥板的石梁,以挡住闸板,所以一道平板桥就象征着一道水闸,三道“水闸”就足以把村中水源,财源保住,而石拱桥不是水闸,高大漏气,所以龙川胡氏不用。我们景区为了增加小桥流水的景致,在不损害前人“创意”的基础上,在上下两道“水闸”之间增设了一座石拱桥,一座木栏杆桥,与古桥有机结合,相映生辉。石拱桥两侧各立莲花望柱八根,寓意“四方迎宾,八面来风”。木栏杆桥名康惠桥,此用胡富的谥号命名,胡富致仕返乡后,曾捐造过山官桥等多座桥梁。连通尚书坊、都宪坊的平板桥是三座古桥中最宽的一座,一墩两孔,各用五根巨形麻石条搭成。为什么用五根石条呢?它象征着东南西北中五方财神,清人姚福均说:“出门五路皆得财也”。象征官、民、商、释道、兵的“五道”。这座桥是古代连接进村大道的主桥,所以要考虑进村人物的各种庞杂身份而特别设置。

  宗祠照壁·鱼鳞坦自从水出口上移,填埋了旧的出水口后,宗祠的前方有了一块面积虽然不大却上方上正的祠堂坦,又应了村基“前不破碎,坐得方正”的风水理论。坦上遍铺鹅卵石,这是徽州民间祠堂坦普遍的做法,坦铺鹅卵石,象征鱼鳞,称“鱼鳞坦”。鱼多子,寓冀宗族子孙发达,鱼可化龙,寓冀子孙多出拔萃人才。宗祠是家族宗法执行机关,讲的是公正秉理,所以宗祠照墙和屋脊上都立獬豸作执法的象征。

  胡 氏 宗 祠

  祠堂前这墙叫影壁,南方人称为照壁,古代称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

  龙川胡氏宗祠的影壁墙呈八字型,它不仅有遮挡视线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一是保住的祠堂的灵气,并且宗祠座北朝南,南方属火,按风水五行学说,火克金,而徽州人做生意正是为了求金,金遭火化自然不吉,所以古代徽州民宅的门基本不朝南方开,倘若地基限制不得不朝南开,就在门前砌照墙遮挡。第二种功能是因为赖文正说东南方的山座向凶,因而需砌照墙遮挡,以趋吉避凶。并且衬托出祠堂的雄伟壮观,扩大了宗祠门前的空间,并将门前的龙川河纳入宗祠的整体建筑之中,形成了“一条溪流,一带平桥,青山满目,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眼前的这条河就是龙川河。祠前以河为泮,以聚气,谓之朱雀,龙川河就充当了朱雀的泮池。

  在影壁上,都会采用徽州的装饰手法,以绘画为主,点缀以花鸟、显得清雅高贵,一般画面上都有麒麟一些吉祥物。

  大家可以在这儿合影或拍照留恋,这儿是拍摄祠堂的最佳场所。

  椐县志记载,民国前,人口只有8万1千多人的绩溪县有祠堂340多幢,平均50多户230人就建有一座祠堂,建国后虽一再折建,至1982年全县祠堂尚存160多幢,可见在徽州立祠之风是何等胜行,宗祠是一个家族的族徽,徽州人寻根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徽州人在与同姓人交谈时常用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一个祠堂的”,可见祠堂在寻根之旅中的标志作用。胡姓在中国汉族大姓中排名第13位,徽州胡姓以绩溪为最。而龙川胡氏宗祠又以“木雕艺术殿堂”和“民族艺术博物馆”著称于世。中外建筑老师称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为天下第一”。在1988年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规模的胡氏宗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占地面积1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它由照壁、泮池、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祠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建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在封建社会里,祠堂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有的大家族除了总祠,还有各门各派的分祠、支祠,哪怕某一房已迁居外地,经十数代、或数十代繁衍生息,又建了分祠。但是,每年清明,还派代表前来总祠认祖祭祀。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无论朝代如何变更,诸侯如何割据,而宗祠及其活动始终不会中断。可以说,凡是有汉人聚族而居的村镇,都有祠堂。同时,祠堂不仅是集神权、皇权、族权、夫权于一体的象征,又是一个家族的兴旺状况、社会地位、经济状态、文化内涵的标志。

  我们脚下的是露台,有84平方米,高1米,它实际上是整个宗祠台基的一个部分。其地面、阶墀、望柱、拦杆全用花岗石砌成。过去,举行宗族大型活动,站位也是有规定的;台阶上站的是宗族最高层人物,这个台基上站的是宗族中层或对宗族有贡献的人员,一般宗族成员只能站在对面照墙坦上和路上。没有允许,妇女、未成年人男孩和外姓人是不允许进入祠堂范围,更不要说登上这个露台。可见宗族的等级制度实施的严格性。在解放前,按族规一般女孩子是不准进入祠堂的,只有一天例外,那就是婚嫁当天必须到祠堂来告别祖宗。

  宗祠的门楼为五凤楼,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145平方米,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梁组成主体结构。前后16架斗拱,将三个层次、五个屋顶屋檐前挑达1米多。前后8大戗角,成凤凰展翅腾飞之势。请抬头看,中间屋檐下的那根额枋,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采用的是传统的装饰性满构图和中浮雕式,圆润流畅的刀法。接下来的是中间和两边次间的三根枋,一大两小,称普柏枋,雕刻的是胡氏历代祖先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徽商们无时不在提醒自已,商场如战场,也只有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才能在险恶的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富甲天下的成功者。这里采用了深、中、浅三种浮雕相结合形式和简练明快的刀法。可惜“文革”初期,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为永久性的历史遗憾。这种建筑形式,由于建造难度太大,又耗费金钱,宋以后极其少见。

  但在徽州,人们为了寻求这种建筑的巍峨气势,寻求凤凰丰富的吉祥内涵,不惜工本,建造五凤楼。徽州五凤楼一般也只有在建造宗祠时,把它作为仪门,既增加祠堂的威仪,又寄寓宗族人才辈出含义。第一套门是棂星门,五开间6石柱。牌坊试木制黑栅栏。平时,只开中间栏栅门和二进的侧门,举行重大的宗族活动时,才大开中间仪门,同时两边侧门和10扇栏栅门全部打开。

  比较徽州民间其他一般宗祠,胡氏宗祠有如下特点。(一)门前坦用石板横铺,二前角设有短石栏,这是仿照官府厅堂外丹墀的作法。(二)入祠阶级五梯,这是子孙出有大官的表徵。一般说,三品官以上阶分五级,四品官以下阶分三级,家族没有出过官员的宗祠只准用一道阶级。(三)棂星门辟有三门出入。棂星门,就是眼前的木条格子门,民间俗称“栅朗门”。不是门的棂星是固定的。门,中间木条实排为圆形,上下出栅,这是古代乌头门的衍化。一般宗祠只开中门,胡氏宗祠开了三门,但左右二门平时不开,遇有三种情况才开。一是春秋二次祭祖,,三门大开,族人按尊卑辈份排班分别从三门入祠,二是祠堂要公议关系家族命运的大事或处罚严重违反族规的族人时,三门大开,民间称“开祠堂门”;三是五品以上官员前来造访,三门大开。(四)前进用了五凤楼结构。五凤楼,象牌坊的“五间”,有五层屋顶,枓栱出昂,飞檐翘角。所谓飞檐,就是其翘角两边披瓦,形同展翅欲飞之鸟。在正面看,似五只欲飞的凤凰而名五凤楼。梁太祖朱温即位,大臣罗绍威就为他监造了五凤楼。唐天佑中,张崇筑城建五凤楼,有凤飞集于上,后世以五凤楼为聚瑞的象征,并称会作文章的人为“五凤楼手”。

  仪门仪门上画的门神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勋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大元帅。仪门的门鞍上方置有4根“阀阅橼头”,对外昭示阀阅贵族门第,不容侵犯,“三门二石鼓”的结构,民间称“石鼓门”是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象征。门上的四根圆木民间称“来头”,所以现在说“你这个人来头不小”,就是指你家族背景很硬的意思,仪门边的一对抱石鼓,建筑学上称“耸肩”,是地位的象征,据传它是非常有灵气的,你摸摸它,它能使你财运十足,官运亨通,想不想试试。仪门的门框民间称“门档”,两边的一对石鼓称“笏对”。“门当户对”就出自这典故。

  古时的门槛是衡量一个人官职高低的标志,门槛越高,官职越高。文官从右侧进,武官从左侧进,七品以上官员才能开大门,跨门槛而进。中间这门的门槛非常的高,象征着这家族的地位也非常的高,所以现在还经常有人用这个做比喻:“你们家门槛太高,我高攀不上”。中间这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胡家议大事或祭祖时才大开中门,而且只有胡家辈份高的人才能走中门,那辈份低的只能自觉地走两边边门了。

  站在天井,指向门楼上方现在,请诸位随我进入祠堂参观。国家文物局一位分管古建筑的老师说:跑遍全国,幸存下来的宗祠最好的在徽州,而遍布徽州各处宗祠,最好的也只有两处。一处为黄山市徽州区呈坎的“宝纶阁”(罗舒东祠),它的彩绘非常漂亮。另一处是龙川胡氏宗祠,木雕十分精美。新华社社长邵华泽为此书写了“江南第一祠”匾额,悬挂于此,所以列为国保的也只有这两处。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五凤楼外面雕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而里面同一高度的大额枋上雕刻的是“九龙戏珠满天星”,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志讲,故宫的大梁上不敢雕刻人物的画像,因为皇帝常去的地方,梁上是不能雕刻人物的,否则把皇帝踩在脚下有犯上之嫌,只雕龙、凤、等吉祥物,人物的雕刻只有民间才有,龙的雕刻民间一般没有,有的也是变形的葵龙,更别说封建社会以9为最大,而龙川胡氏宗祠的“九龙戏珠满天星”在封建社会何以会雕刻存在实在不可思议。

  楼为“五凤楼”,龙为“九条龙”,明为“龙凤呈祥,”隐喻“九五之尊”,而“九狮滚球遍地锦”

  和“九龙戏珠满天星”数字皆为9。含有“九九归一”的含意。

  徽州古祠堂等建筑屋脊两头有龙头鱼身的吉祥物,它是龙的第九子,叫鏊鱼,因古代房子多为木料结构,它在传说中有“克火”之意。民间常寓为“独占鏊头、出人头地”之意。鏊鱼嘴上里吐出的曲折金属舌头,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避雷针,比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发明早了2000多年。

  四周有顶上有朝天吼,也就是神话故事中二朗神的啸天犬.是看家护院的意思,胡家希望它来庇护子孙平安,生生不息之吉意.

  天井我们现在站立地方,徽州人称天井,功能在于采光和通风,东西廊庑各有12根方石柱和24根月梁构成屋架。我们当地有句俗语:“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古徽州人聚水如聚财,选设天井,不仅具有通风排水、采光纳气的功能作用。居家之人端坐厅堂之上,就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斗,深切契合着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天井上方承接的雨水也流入屋内天井水池中,所谓“四水归堂”,满足了徽州人“肥水不外流,财气不外泄”的风水心理。……。谓之“五岳朝天,四水归堂”。

  好多外国老师将将徽州的天井称做“会呼吸的房子”,他们说,天井是天然的空调,除了风水和采光,更主要的是利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冷空气从地面进入,暖空气从空中跑掉,自动调节了气温。天井这种绝妙的建筑空间,在世界建筑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唯一。

  “入山寻水口,入室登明堂”,上面是天井,下面的就是明堂,我们常说“有没有明堂”就是指这个,虽然有蓄存积水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象征符号,表示把财气完全积蓄在家中不外泄,而石板地漏图案呈古钱形,则寓意从地漏漏下的雨水全是财气之水,仍然留在家中,直到今天,收藏界还将“古钱”雅称“古泉”。

  天井边四周的梁上都有许多钩,是张灯结彩时挂灯笼用的,但是它们为何都朝着一个方向,大家猜猜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告诉大家,就是把外面的财气钩进来,有招财进宝之意。

  在看天井四周因为有雨水的原因,所以在靠近天井的地方的柱子是麻石的,在屋内是用木料的.建祠堂时先立构架后砌墙;穿斗、抬梁组合式为辅,节点榫卯结合,其结构体系采用木梁和木柱承重,墙体仅起到围护、分隔和连接的作用,其传力途径由屋面、梁柱、基础至地基。它自身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时,能够“墙倒屋不塌”。和先立柱子后砌墙现代框架式建筑是同样的道理.

  天井中央这一排条石,叫甬道,平时是不好走的,只有在重大活动中,大开中门(仪门),宗族上层人物、高龄长辈、贡献突出的成员和各家家长,才可以由仪门进入,由这条甬道走上正厅。各位贵宾,就请与我从这儿走向正厅吧。

  胡氏宗祠采用逐进抬高的办法,使后进房屋比前进房屋要高,一进高过一进,即符合长进深建筑的通风透光的要求,也表达了徽州人企盼“步步高深”的良好愿望.

  站在正厅指着柱子和大梁中进为享堂,是胡氏族长老开祠堂门议事的地方,也是族人春秋二祭跪拜祖宗的地方。面阔七间22.16米,进深五间17.47米,建筑面积387平方米,顶高9.3米。主体结构由48根立柱、154根梁枋组成。

  大厅的显柱(亦称金柱)一律用粗大的白果树,下垫枣木雕镂的瓜楞形柱托,寓意“瓜瓞绵绵”。白果树官名银杏,用在祠堂,取的是“金柱银木”彩头。这地面设置也有讲究,各位看到了么,在大厅的1/3处,地面又升高了一层,这叫“明堂重台”,老百姓称它为“再升一级”,它体面了尊卑的理念,身份高的人处上层,身份低的人处下层。

  中间这四根大柱,它有防潮防震保护梭柱的功能。其奥秘主要在它自身的构造上,这围达1米66公分的银杏制作而成的柱子是竖木纹的,下面的柱质用枣木横刻成莲瓣是横木纹,横竖交替在南方这边梅雨期就起着很好的防潮作用。下面的八角石基叫柱基,在柱与础之间的莲花托叫柱础,打好“基础”就是指这两件“柱基”和“柱础”,别看这构件不起眼,建筑老师介绍,如此设计,有防震的功能。已被引用到现代高科技防震建筑中。

  建筑上的气势和雄伟是我们观看的重点。大家请跟我抬头看,这粗大的横梁我们称为冬瓜梁,建筑学上称为月梁。重重叠叠的斜拱,当地人形像地称作“喜鹊巢”,早在唐代就已经使用。那圆圆的为莲花托。还有那冬瓜梁每根两头都有像弯起的牛角,称为梁眉,冬瓜梁、莲花托、梁眉都是元明时期建筑风格。

  横梁两头底下四个圆形建筑学上称为雀替,它不仅起着三角稳定作用,还是徽州学上有名的镂空雕,这里雕刻的是鲤鱼喷水,因为鲤鱼是吉祥物,鲤鱼跃龙门嘛,其实你只有自细看,那鲤鱼头上雕刻的就是龙头,喷出来的浪花叫吉祥如意花。

  然后我们换个角度看上面的莲花托,每个花瓣雕刻得都不一样,有像花胼式的称俊柱,顶头拱起的是驼峰飘带,这些都是明代木雕中的精华。

  荷花雕刻但是在内容上,无论是反映家族荣誉历史的大题材,还是传统的戏文人物、走兽花草,在形式上无论是浮雕,还是透雕,其艺术功能都还是装饰。所有这些,各个祠堂都有,其他古建筑也有。国家文物局一位老师说,胡氏宗祠的木雕作品,连故宫里都没有。指的不是这些,而是这正厅和寝楼的一百多隔扇门裙板。绝在不仅精美,还绝在通过花鸟虫鱼、珍禽瑞兽,博古八宝图来褒美胡富、胡宗宪、胡宗明等先祖人品德行,还蕴含了族规祖训。先看享堂的20扇荷花图,从个人而言,主要是以此赞扬胡富的梗直敢言,罢官不移志,富贵不矜持的君子风骨。以祖训而言,则以荷字谐义“和”字,并加以突出。一扇门的荷图寓意“一门和气”,全部荷图寓意“满堂君子”,具体到每幅荷图又有它特定命意。左边:1、上有鸟飞翔,下有青鱼,寓意“祥和清吉”。2、荷丛中有鹭鹚吞鱼,寓意“和顺路通(鹭吞)”。3、荷花、鳜鱼组图,寓意为“和为贵(鳜)”。4、荷花、飞鸣之鸟,金鱼组图,双鸟和鸣于荷花上,金鱼谐金玉,图意为“和比金玉(鱼)”,5、荷花、白鹤组图,寓意“和合(鹤)”,6、荷花、飞鸟、蚌组图,寓意“和气生财”,因蚌中珍珠为之财;7、荷花、飞鸣之鸟组图,寓意为“惠风和畅(唱)”;8、荷花、鸟、水鸭组图,寓意“和衷共济(栖)”;9、荷花、鸳鸯组图,寓意为“夫妇和、家道成”;10、上有飞鸟,下有鲤鱼,寓义“天时地利(鲤)人和”。右边:1、荷花、水鸭组图,水鸭官名“凫”,谐音“福”,寓意“和即是福”;2、上下呼唤之鸟与鸣虫、荷花组图,寓意“一唱共和”;3、翠鸟、蜜蜂、荷花组图,“翠”与当地方言“劝”音近,寓义劝人要“和讽(蜂)细语”;4、荷花与虾组图,“虾”谐音“家”,寓意“家和万事兴”;5、水鸟、荷花、鲶鱼组图,“鲶”与“年”谐音,寓意“人和年丰”;6、一对水鸭与荷花组图,寓意“和睦双福”;7、荷花与青蛙组图,寓意“和养天机(田鸡)”;8、飞鸟与荷叶、浮萍组图,寓意“和而平(萍)安”;9、荷与戏水鸳鸯组图,寓意“和乐”;10、荷与蟹组图,寓意“和谐(蟹)”。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导游证考试频道,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安徽景点导游词:龙川景区》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导游证考试介绍

导游证考试内容

导游证考试报名流程

导游证考试报名须知

导游证考试考试时间

  【摘要】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安徽景点导游词:龙川景区,具体内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导游证考试资讯请锁定环球网校导游证考试频道,更有海量模拟试题,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体验!

  编辑推荐:201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导游词汇总

  这些雕板的艺术价值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画面形式上,还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构图”和刀法技巧上,堪称绝品,叹为观止。构图上,在中国画传统中称为“章法”。

  鹿木雕上首一排是鹿的天地,这里的鹿有的在林中疾奔,有的在溪畔漫步,有的昂首长鸣,有的引颈食叶,各行其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

  “鹿”与“禄”谐音,鹿与蝙蝠、寿星老人组图为“福禄寿”,在徽州几乎是家喻户晓。这18幅鹿图,却不寓意“福禄寿”。首先它主要纪念胡宗宪得白鹿而增荣耀历史故事。据有关资料记载,嘉靖36年(1557)胡宗宪获得一只雌性白鹿,认为祥瑞,让徐渭等人写了两篇《白鹿表》,一起进献世宗皇帝,世宗大喜,经宰相府评定,选中徐渭写的《白鹿表》,还举行了隆重的祭天“告庙礼”,庆贺天下太平、白鹿出世。第二年,胡宗宪又在徽州齐云山捕获了一只雄性白鹿,道教圣地出白鹿,就更加渲染了天降祥瑞的神秘色彩。于是徐渭二写《再进白鹿表》进献,世宗皇帝龙颜大悦,立即诏告玄极殿和太庙,百官称贺,胡宗宪加官进秩。这样的盛事,宗祠当然值得炫耀。

  《鹿图》中的鹿,与“禄”谐音,比喻皇粮俸禄。《国语·吴语》所说的“市无赤米,而国鹿空虚。”中的“国鹿”指国库,是市上没有了粮米出卖,国库也空虚了,后来引申为国家发给官员的俸禄,因为俸禄,是既发银钱又发米的。在这里,自然寄托全族人的希望,世世代代都产生象胡富、胡宗宪、胡宗明这些“吃皇粮”的大官。

  肇基始祖胡焱容像这是胡氏家族过去秘而不宣的一幅祖容,每年除夕夜始在宗祠张挂,供族人祭拜瞻仰,正月初三一过即予收藏,原因当然与所穿龙袍有关。据胡氏宗薄记载和故老相传,这是一幅历代家传至宝,由于年代久远破损,已重画了三四次。晋元帝司马睿未建立东晋以前任安东将军,胡焱和他的叔叔胡奋都是司马睿手下大将,他们骁勇善战,为东晋的建立卓著功勋。尤其是胡焱,常侍卫于司马睿的左右,就是夜里也与司马睿同处一室,据说曾多次击退刺客,救驾有功。司马睿登基后曾欲封胡焱高官厚爵,胡焱不受,只领了散骑常侍衔,司马睿感慨之余就脱下龙袍赐他,胡焱推辞不了,只好拜领。东晋建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大兴元年(318),胡焱奉旨领兵镇守新安。在任期间,垦荒田、兴水利、劝农桑、轻徭役,深得百姓爱戴,曾有《新安父老歌》颂扬他:“有田有地久荒废,侯来为政心徬徨,力役无征民无妨,区画开垦有奇方,三年沟浍水洋洋,男事耕号女事桑,丰衣足食遂安康,愿公福禄永无疆”-----咸康三年(337),晋成帝司马衍感念胡焱前有佐先皇开国和救驾之功,后有新安善政,遂赐田宅于绩溪华阳镇,胡焱后爱龙川山水秀美而卜宅龙川,晋元帝所赐龙袍也就被安置在龙川古宅楼上被供奉起来。后世子孙据此为他画了这幅祖容。据说开始画时很觉为难,虽说有皇帝所赐龙袍在,但总要避嫌,若象戏衣那样把五爪的龙画成四爪的蟒吧,又怕对皇帝不敬,若原样照画吧,又有僭越之嫌,斟酌再三,决定把龙眼画成微露其睛,把龙甲去掉,以示区别。

  看到这儿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么大的宗祠却不见一处蜘蛛网,不是现在打扫的结果,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如此,于是有了多种解释,一是“风水说”,据说胡氏宗祠在建造时,曾请当时著名的风水先生选址、择地。因此宗祠不仅地处龙气重的风水宝地,而且又在避邪、驱虫的吉日良辰动土、上梁,故邪气不侵,蜘蛛岂敢入门。二是“木料说”,建造祠堂都是上选的木料,尤其是正厅的大柱子,是用树龄数百年的银杏树做的,银杏树有怪气味,能驱虫,故蜘蛛在祠内无法生存。三是“蝙蝠说”,宗祠内有很多蝙蝠,它们在屋顶特殊的夹层内,昼伏夜出,专吃各种飞虫和蜘蛛,因此,宗祠内无蜘蛛网。四是“谐振说”,由于胡氏祠堂所处的地区理位置,以及相适应的建筑结构和布居,使空气在自然流动形成一种谐振,这种谐振,人是感受不出来的,但却是包括蜘蛛在内的昆虫、微生物不能生存,因此也就不存在有蜘蛛网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真正的原因却是龙川的第六迷了。

  寝楼露台在徽州这边祠堂很多,但从前建祠堂一般规定不能建二层,即使有,也一定有它的说法,徽州另一处二层建筑祠堂是呈坎宝纶阁,它是以皇帝在上,臣民在下,以加一层存入圣旨、诏书、经论、恩论之类用个寝柜供在上面,再取个名字叫宝纶阁,才得以允许分二期相隔70多年才建成,龙川胡氏宗祠为何在等级森严的的封建社会何以允许建成也是一个迷,

  花瓶木雕寝堂天井两廊槅扇,雕刻的是鼎彝宝瓶、博古八宝和一些古代雅士图,主要为纪念胡宗明而设,胡宗明号瓶山,这个号典出赖文正认定的“龙山银瓶”,各式各样的花瓶隐喻胡宗明儒雅多彩的人生。这里点一下“四爱图”,分别是《羲之爱鹅》、《和靖爱梅》、《渊明爱菊》、《茂叔爱莲》。

  明代木雕以直线条勾勒,简单粗犷;清代由于受新安画派的影子响,木雕多讲究精雕细刻。这是明清两代不同的风格。在寝楼里里外外原有一百多扇隔扇门,大都散落于村民中,1988年定为国保以后,陆续收回一部分,现存48扇。“瓶”与“平”谐音,“百瓶”即“百世平安”。列祖列宗平生得意,平静安息后不忘子孙,百花齐放,人才辈出,各显千秋。百花百果无一重复,很自然的事,可一百个花瓶和一百个瓶托,从内容到形式,无一雷同,则很不容易的。尤其那花瓶图案线条,作者没有投巧,阴刻,而是一丝不苟地采取高难度的阳刻。

  腰华板木雕从雕刻技巧来说,这里最好的还是隔扇门中间腰华板。你们看这些长仅有34公分,宽仅有13公分的面积里,这里雕刻着暗八仙,代表家族中的子孙在所从事的各行各业中各显神通,创得一番事业。

  上面这两块,一块雕刻着少年出远门当学徒学做生意,老母亲相送的情景,边上这一块是学成归来刚放下雨伞和包袱跪地答谢老母亲,在徽州有这样一句俗语,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鳅。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去苏州。转来转去到上海,求亲求友寻路头。同乡多顾爱,答应肯收留。两个月一过,办得新被头。半来年一过,身命都不愁。逢年过时节,寄钱回徽州。爹娘高兴煞,笑得眼泪流。”

  这两块描写的就是少年去徽馆学生意和学成归来的情景。

  另一块雕刻着雕刻着一幅百姓劳军图。这块腰华板,长仅34厘米,宽只13厘米。画面刻有人物三个,马一匹,柳树二棵,帐篷一顶,军旗若干,路亭一,远近景施以山川河流,曲折小岸以映衬,明暗虚实,远近深浅,布局精到,主体突出。由于“文革”时期的人为损坏,主体三个人物的头部均被削去。但是,主图中的主要情节栩栩如生的被保存下来,那就是一位身着布衣的平民百姓,双膝长跪,双手托举着—只火腿,呈送给两位身着戎装的宋军将士,火腿下方有饭篓一只。一位将士双手已接着火腿,另一位以左手拽着同伴的右胳膊肘,那意思像是在说,咱不能要这火腿。宋军身后的战马,正回眸凝着这一幅动人的拥军图:

  就是这块腰华板,在当地流传着“金华火腿出绩溪”的历史,而且还以这块腰花板上的劳军火腿,作为一个历史证物。据说南宋小朝廷争论抗金与和金之际,浙江义乌人宗泽却力主抗金。当时,岳飞扛起抗金大旗。南征北讨,大败金兀术,使金人望风而逃。岳飞曾在广德牛头山两次救驾,大败金兵。故皖南绩溪等地人民群众对宗爷爷和岳元帅崇拜至极,乃以当地最好的食品“腊腿”(即火腿)来犒劳三军。这种腊腿,就是绩溪以及皖南山地人民将自养的年猪,在腊月里宰杀后,精心腌制的火腿。当年,绩溪黑猪的腌火腿,那是有了名的贡品,其色红而艳。,其肉鲜而嫩。肥膘有如凝脂,腿精一似松明。“以之入菜,则味如仙馔,以之入汤,则其味无穷矣”。绩溪土人腌制火腿的历史早在宋代以前即已成风,“民之入食,不以为奇”。因为生活的艰辛,一年到头,只有靠杀只年猪,腌点火腿来稍微地改善一下伙食而已。平时不买鲜肉,来客时才切一点腌肉来烧菜待客。这种腌制过的猪肉经冬过夏其质不变,味益鲜,香益馨,色则嫣红如火烤。久而久之,绩溪人腌火腿,成了一种尽人皆会的民俗风气,且用以当作礼品,走亲访友、婚嫁喜事,都用它作为上等佳礼送人。宗泽收到绩溪人民馈赠的火腿后,令人烹制菜肴食之,感到味道好极了,于是叫手下人在绩溪多买一些,带回家乡义乌,孝顺父母,散送乡亲。义乌乡亲吃了之后,也觉其味鲜美无比,又耐贮藏,遂派人到绩溪学习制作火腿之道。终于,绩溪的火腿在义乌乃至金华一地到处开花。“户自为之不辍”。尤以东阳上蒋的火腿更为出名,俗谓“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殊不知这上蒋的金华火腿竟来源于绩溪呢。从此以后,绩溪和皖南山地人民群众家中,每逢过年要腌制火腿,或者专事做火腿生意的商家,都把宗泽宗爷爷当作神灵来供奉。每到工艺开始前都要向宗爷爷供上一炷香,宗爷也就成了火腿祖师了。

  明代以后,徽商进入发达旺盛期。绩溪人在金华、兰溪做生意的,不在少数,这种皖南徽州的土风更是逐渐熏陶了金华、兰溪,许多金华、兰溪的火腿店及工艺制作者,都是绩溪人。绩溪高车的姜德荣先生,曾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浙江金华开办了首家“新味和”火腿店,以传统的徽州火腿腌制技术唱响金华府,成为金华地区的最大火腿制作商,“新味和”成为金华火腿的金字招牌。后经红顶商人胡雪岩推荐,成为满清皇朝的贡品,并在1919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获一等奖,1929年西湖博览会中获得商品质量特别奖。打那以后,金华火腿才开始驰誉中外,成为金华、兰溪、东阳、义乌等地的著名特产。

  无独有偶,正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绩溪龙川胡氏宗祠再度大修,修祠堂的设计师和艺术工匠们在龙川胡氏宗祠后进寝楼腰华板上,以艺术手法,用宋朝百姓犒劳宋军抗金凯旋的故事,来歌颂胡宗宪率领明军抗倭胜利班师的现实,却在有意无意之间,把绩溪火腿犒三军的历史记录下来,并成为绩溪火腿制作历史的木雕实证,充分地再现了绩溪火腿与金华火腿的历史渊源关系。君不见,至今绩溪人家户户还是在用祖上传下的手艺腌火腿,过年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友。

  龙川胡氏宗祠内这一千多件木雕艺术品,可谓一个特大型的木雕艺术殿堂,其艺术造诣之高,镂雕技艺之精,保留程度之完好,许多学者老师鉴赏后评论:全国罕见,不愧为国宝。”

  祖宗牌位这一进是供奉胡氏历代祖先牌位的龛座,原本分为三大格,中格是供奉高祖和“百世不祧”牌位,两边为“左昭右穆”座,所谓“昭穆”,说白了就是上代、下代,比如说曾祖父位放左边昭座,祖父的牌位就放右边穆座,依此类推。但是,祠堂的牌位只供奉四代,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九族中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四代,历经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下四代,到玄孙一代人全死尽时,就要撤下昭穆龛的牌位,将名字过录入粉版,悬于寝堂楼上,然后将撤下的牌位放入棺材埋葬,其坟称“神主冢”,然后将下四代牌位摆上龛座,这叫“四世递迁”,以九族中的“已”在内又是五代,所以又称“五世而斩”。撤牌位,上牌位,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分别称作“祧神主”、“进神主”。而中间的“百世不祧”是一回什么事呢?就是肇基开族的祖宗牌位不撤,有官爵荣族者,有大功于国于家族者的牌位不撤,供一百世子孙祭拜。后来发展成出足够的钱给宗祠,也可视为对宗族有功,享受“百世不祧”的殊荣。因此,往往剌激族人努力求取功名,努力行善事,修祠堂,理族谱,捐公钱,期望死后牌位不撤,享受百代子孙膜拜。现在龛中摆放的,就是我们景区复制的“百世不祧”牌位。

  胡氏宗谱:胡锡灿43——胡允源44——胡树铭45——胡炳衡46——胡增钰47——胡锦涛48——胡海峰49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排名法: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丁氏偏祠我们都知道徽州是聚族而居,一个村子就一个姓,为何龙川村有位姓丁的祠堂?

  据胡氏族谱记载,赖文正进士出身,终身研究易经,成为著名的风水先生,人称“秀才”,关于他和胡念五相识、相知、及村落的祠堂的设计都有传奇的色彩。

  相传胡念五有一个早上出来,突然看见天上有两个太阳,只是西边太阳略小而已。他立刻命家人去寻找,家人来到当年祖先看风水的石笏山脚下突然不见了,回报以后,胡念五亲自来找,仔细寻后才发现原来它是一个油光发亮的罗盘挂在树梢所致,又发现边上睡着一个衣衫不整的叫花子,一询问才知道他是进士出身的赖文正,专门以看风水为业,学识及高,于是请回家中待为上宾。

  胡念五公一直为祠堂选址已苦思冥想多年。赖文正在念五家中当了二年多的食客,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终于有一日胡念五将想建宗祠的心事说出来。赖文正说:“这个不难,经过二年的研究,胡氏宗祠选址已选好,座北朝南,中轴线在子五线上。按五行来说,东有冲天之木,西有献天之金,南有滔天之火、北有涨天之水,金、木、水、火四方环拱于土位。前有二河相汇,后有重重靠山,而且五星俱备,九山围绕,暗合九五之数,贵不可言,然而原本这风水还是只能应将相,不能出帝王。现在我将胡氏宗祠的选在天马山对面,必见午戌(马年)才可出帝王,刚好戌峰(天马山)的辅星又与龙须山的午方相应,必须得属龙贵人相助,三而合一,帝王之气象才能基本成形。”

  现在看来,之所以应在胡锦涛身上,是因为他生于1942年(壬午之年)属马。又是在马年2002年走马上任。刚好应了马年出属马的帝王,缺一不可的说法。

  可是难在哪儿呢?赖文正说:“龙川村风水很好,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山对峙,北有登源河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而止,龙川村依山傍水,龙川水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整个村貌成船形,颇具龙舟出海之势,堪称风水宝地。可是为何好风水没出人呢?可惜啊?”胡念五问“可惜什么?”赖文正说:“可惜你们都姓胡。因为在方言“胡”与“浮”谐音,所以这龙船就不稳了。本来你们胡家还可以更有作为的。”胡念五说“有没有什么破解方法?赖文正说:“你可以去贫困的荆州乡请一对请丁的夫妇来此定居,为了安心,你要给他建造房子分给他土地,这样将这船就钉住了”。胡念五担心说“可是丁姓人家日后人丁兴旺,到时没有钉住这风水宝地,丁姓后代人口比胡姓多反而分去灵气了,怎么办呢?”风水先生说“这个问题我考虑过,钉子太多船会沉,反而不好,最好是单钉单卯世代单传,”于是就请来一对姓丁穷苦夫妇,为了不让丁姓发达,赖文正在丁家祖坟里做了手脚,让丁姓只能单传。

  说来也奇怪,24代过去了,真如风水先生说得那样,村里只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在封建设会,生女不算传宗接代,生男是才传宗接代,在人中自然发展的情况下,何以保证24代都是代代单传。建国后,丁家地与胡家处于平等地位,却仍是三代单传,是何缘故?这是宗祠的第九迷。丁家祖坟在村头,还有碑在,从赖文正当时给胡念五的信中看出他已在坟地里做了手脚,并说搬迁祖坟也不能受影响,说起来有点神奇,这一切,村中年纪大的老人都清楚这村史,村中毕业于北京大学现退休在家的老教授非常清楚龙川村的历史。而且有资料证明风水先生赖文正的预言都准确,也印证了他所说的龙川村的好风水在三五百年后会出一位栋梁之才。

  宗祠内的扁额说明:

  世恩堂匾这是与唐伯虎、祝枝山、周文宾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亲笔手书,文徵明曾是胡宗宪招聘的幕僚人才之一,与胡宗宪关系密切,他于明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为胡宗宪写下这块堂号匾。“世恩堂”,是胡宗宪这一支房的堂号。文徵明在落款时将自己名字末的“明”字写成了“目”字傍之“明”,这是为何?这是“明”字古体的一种,《集韵》、《正韵》都载:“眉兵切,音鸣,视暸也”。它跟日字傍之“明”是一个意思,那么文徵明为什么不用日字傍“明”呢?这是文徵明自栩已将世事看得很明暸透彻,尤其看清了严嵩专权,朝纲紊乱,是海宇不靖的主要因素。当时,胡宗宪鉴于前几任抗倭主帅被严嵩排挤,不得善终的下场,为了抗倭大业,不得不与严嵩接近、周旋,文徵明理解胡宗宪的违心做法,同时也规劝胡宗宪要多用眼看,把握自己的进退。

  扁额另一块是清朝的吏部尚书张廷玉(桐城人)奉乾隆皇帝的旨意,撰文叙述胡宗宪抗倭功绩而非与严嵩同流合污之辈。清朝的皇帝为明朝的官吏恢复名誉,可见胡宗宪功绩非同一般。

  古钟“国泰民安”这口钟上,“国”字少一点,“民”字出头却多一点。你们知道他的意思吗?它的意思就是国家的税收少一些,人民富裕一些,将国家的那一点移到人民头上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国泰民安。

  山官桥·灵山庵

  这是通往对岸山间庵的木桥,最先由胡富首造。关于这座小木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传说胡富告老回到家乡时,有24付担头挑进村。那些奸臣们打听到消息,就诬陷他贪脏归隐,上奏朝廷。朝廷就派御史到当地进行暗访。当到达村水口时,见这里缺桥无渡,只得涉水而过,这时,只见胡富正布衣草鞋,带领村民在河岸边勘测河道,准备架设木桥。经过暗访,才得知那24个担头,并非金银财宝而是书籍和一些简单行李,胡富为官虽时间长,但家境依然清贫如初,回归故里后,又济困扶贫,修桥补路,造福一方。御史访得真情,禀报皇上说,胡富居官清正,乡居乐行善事,应予旌表。于是朝廷降旨立坊旌表,并命地方官拨款,为龙川村百姓架设木桥,方便两岸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当时县令李邦贞,广东茂名人,任职时间1523—1524年,在胡富去世的第二年,奉命主持修建这里的木桥,这就是过一会儿我们要去灵山庵要过的“官桥”了。现在想来,一个专管钱粮户籍的官员,下台后连一个小桥也造不起,真是两袖清风了。在大河上造木桥,优点是经济实用,缺点是怕涨大水冲坍,每涨一次水,需重搭一次。为什么不造石桥,一劳永逸?当然不是造不起石桥,而是依据赖文正“水流(自)东北,佐朝臣蛇斗”的风水理论,特别采用了传统木桥的形式。因木桥墩两脚摊开,在大河上,较多的木桥墩与桥板组合,酷似多脚的蜈蚣,而蜈蚣正是与蛇以毒攻毒,相克不容的对头,以此魇镇风水的不吉,冀望族人在朝为官不受人排挤,也不与同僚们争斗。

  设立山间庵的小山,古称横山,又以形状如鱼,被人称作“上水金鱼”。元代在此设“坑口务”,征收造纸等赋税,于是有了“山官寨”的俗称。据《胡氏宗谱》及有关资料记载,龙川处于两河交汇的口上,胡氏俗称“坑口”,典出于《庄子·大运》:“在谷满谷,在坑满坑”。北宋宣和二年(1120),章姓迁入距龙川八里的“油坑口”建村,名村为“油坑口”(今之瀛洲村),胡氏为了与之区别,又改称村为“大坑口”,所以元代的

  “坑口务”,其名是这么来的。传说胡宗宪少年时曾在龙山寺庙和这里修文练武。后来,又有人说,山形如鱼,宜佛不宜武,于是辟作尼庵,供奉如来、观音。曾吸引了徽州六县及淳安等周边县信男善女前来朝拜。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前去一游。信佛的也可以捐点香火钱,当作积功德。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晨钟幕鼓的庵堂,站在庵堂前,放眼望去,朝西的山门与国保单位胡氏宗祠隔河相望,遥遥相对,寓意着胡氏家族希望族人能够在佛的庇佑下家族兴旺吉祥的美好心愿。

  门前有两棵龙川村的风水树,站在这可以看见整个龙川村的全景。并且这是龙川村的园林水口,呈“S”形,呈两水夹金之势。在徽州,几乎所有的古老村庄入口处,都留下了柔自然山水风光与人工组景于一体的秀美景色。这就是徽州村落中有门户与灵魂之誉的水口。被誉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

  水口是中原汉文化与山越文化交融的产物。当饱尝了战乱之苦的中原人来到小桥流水的徽州时,如同进入了世外桃园的梦幻世界,经过剧烈动荡的徽州先人,期望有一个稳定美丽的家园。为保日后人丁旺盛,择地选址,尤其看重“风水”。山、水、树是徽州水口的三大要素。龙须山与凤山对峙,涧水环匝村境,山重形定势,旨在“龙脉”。过去有“山肥人肥,山厚人厚,山瘦人饥,山清人秀”的说法。树重翠养气,以银杏、榧树、沙糖树、铁林木为主,达到“绿树村头合的意境”。

  灵山庵三个大字镶钦在门楣上,当各位游客走进庵堂时,一定要跨过门槛,因相传门槛代表菩萨的肩膀,以示对佛的尊重。这座在县志上记载438年历史的庵堂,在最早的石碑上刻有捐助者的姓名。可惜在十年浩劫中毁于一旦。后在2000年在旅游局、宗教局及航佳集团的倡仪下重新修复。

  整个庵堂分为三间二进,抬头可看见上方悬挂一匾额“了悟大乘”,即“感悟大乘佛教”。佛教的教义十分复杂,大致分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及藏传佛教三大类。也就是大乘佛教即可以渡自己也可以渡他人而小乘佛教只可以渡自己而不可渡他人。

  主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在不同场合能以不同姿态出现,因为她有三十三变之身。她还能以各种变化了的形态出现,如千手千眼观音。如此称谓观音菩萨的变化身或是变化观音。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因此观音菩萨单独列出。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当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位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这尊深受民间百姓喜尊荣的菩萨以大慈大悲为已任,普渡一切众生。

  后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如来佛祖法力无边,手下的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各路菩萨,个个都有千般变化。英勇无比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但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的本意是乘真如来之道而来,也就是说如实而来,是佛教的祖师。他的种族名释迦,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合起来叫释迦圣人,他原是古印度北部一个王子,因为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庵堂规模虽然不大,但在明清两际时,香火确十分鼎盛。据史书记载,灵山庵最早并非庵堂,在宋朝时原为税务机构,而在明朝时则为兵部尚书胡宗宪小时习文练武的练场,后因一风水先生看过之后,觉得此处地势险峻,状如木鱼,宜佛不宜武。故于明嘉靖后期辟为庵堂。四时八节,皖浙两省等地烧香礼佛,还愿者不计其数。在这还流传着一些甚今还被当地老百姓广为流传的一则“胡雪岩子愿母还”的故事。

  清光绪年间,湖里村的胡雪岩十多岁时,途经此地到杭州学生意,小胡雪岩在灵山庵休息时,曾对观音菩萨许下一个愿,若他日后能赚钱发财,出人头地,一定回来给菩萨重塑金身,辉煌庙宇。后来胡雪岩果然成了红顶商人官至二品。然而,可能因为忙,胡雪岩一直没有回过老家,也就没有还愿的机会,胡雪岩的母亲倒是记住这件事,于是,她就代儿子到灵山庵给观音菩萨还了愿。子愿母还,菩萨即不高兴,胡雪岩降临了厄运,一落千丈,终致破产抄家,一代红顶徽商巨贾,遭受了灭顶之灾。虽然这是一则传说,但可想而之那时的灵山庵的香火之盛了。

  拜佛的方法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薄团之前,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跟距离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薄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并,跪于薄团上。

  (三)左掌按于薄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薄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薄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阳花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薄团之原处。

  (八)头离薄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薄团之中心。

  (十) 以左掌离薄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 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薄团),合于左掌当胸,

  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际作揖,即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放至腹处。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举起与眉齐,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此为佛礼他拜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徽商胡炳衡故居

  明代万历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过,“商贾之称雄者,江南则称徽州,江北则称山右。”可见,安徽的徽商与山西的晋商在明代初年,就已成为“称雄”于我国流通领域的两大商帮。

  徽州人外出经商,始于宋代,至明代初就已形成人数众多、势力强大、规模显赫的商帮队伍。明朝人王世贞曾经以“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的概括,来形容徽州人热衷商贾的风俗。意思是徽州十个人中有七个在外地经商。

  绩溪徽商,兴起于明代中叶,所营行业计有十数种。他们的足迹遍及国内百余市镇。据建国前的近百年统计,其中旅外经营的茶号达一百三十余家,约占绩溪旅外商号总数的十分之一。

  眼前我们看到的这幢典型的徽派民居,是徽州茶商胡炳街的住宅。这幢建筑总面积有220平方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堂屋、书房和两个院落。小院在书室之南,内有汲水池,既供日常饮用,又作消防之备。小院紧邻书屋,可使学子在学余有个调节心态、放松肢体、改善思维的小天地。大院落原来有厨房、柴房、猪圈、厕所等附属设施,后因一老太太夜间烤火取暖不慎失火烧毁。现在所看到的房屋前厅是2003年按原样修复的。整幢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也不豪华,但却小巧玲珑,“脚手”(附属建筑物)齐全。具有当时徽州小康之家居宅的特点。

  大坑口胡氏于苏北营茶曾经历四代,从胡炳衡的祖父就开始从事茶业。祖父叫胡允源,出身贫寒,少年时代,便由亲戚荐往江苏东台学生意。初在徽州人开的茶栈习商,后任该店水客,专事采购徽州高山茶叶。自咸丰三年(1853年)起,太平军鏖战徽州,十进绩溪。胡允源凭借他对交通路道和茶货行情的熟悉,多次冒险进山采购徽州高山名茶,在兵荒马乱中保证了茶店的正常营业。店东为感激他,赠送他一笔可观的酬金。不久,允源就以这笔酬金和自己多年的积蓄,购买了裕泰和茶号的全部股份,还开设了一爿胡源泰茶号。随后,允源将儿子树铭从大坑口带到胡氏茶号习商。数年之后,又分别在靖江县、泰县开办了两爿胡源泰茶号,店业交由儿子树铭掌管

  光绪初年,允源病逝于大坑口家中。树铭遵照父亲生前教诲,苦心经营,节俭度日,终使店事兴隆如初。树铭不仅勤守店业,还不遗余力地供养在大坑口的四个儿子读书,其中有炳衡等三人中了秀才。树铭便将炳衡及其兄炳华从大坑口携往苏北的胡氏茶号学习店务。

  光绪末年,树铭逝世于原藉,店伙趁炳华、炳衡返里奔丧之机,勾结外贼,盗走几十篓茶货,致使胡氏茶业蒙受不小损失。炳华、炳衡致力于改善管理,清理人事帐务,完善规章制度,又于民国初年在姜堰开设了胡震泰茶号。此店经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民国十三年(1924年)前后,炳华、炳衡相继去世,他们的妻子毅然担当起祖传店业的经营。妯娌二人同艰共苦,荣辱相依,重金聘请经理,大胆调整人事,苦度难关,终使五爿茶号经营日渐兴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炳华、炳衡的儿子增麟、增鑫、增钰、增祯相继成人,其中二人从教,二人继承祖业。在他们经营期间,尽管在抗战时期曾在码头转运途中损失茶货三百多件,给胡氏茶业带来巨大损失,但兄弟间精诚合作,精心治店,又使胡氏茶业有了发展,建国前,他们又分别在泰州、上海开设了胡源泰新茶号二家,直至解放后的公私合营。

  至此,胡氏茶业从沇源创业,树铭发展,炳华、炳衡及其儿子继承,经过四代,历百余年,共开办了茶庄、茶栈14家。成为苏北“三泰”地区少有名气的徽州茶商。

  各位来宾,今天的参观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合作!我的讲解服务有不周到的地方,请批评指正。祝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反间计》

  嘉靖年间,江浙一带倭寇泛滥。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胡宗宪按察浙江,后因与赵文华联手,得到明世宗的重用。

  当时倭寇的主要首领徐海、陈东和麻叶在乍浦一带建立据点,四处抢掠。胡宗宪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挑起他们自相残杀利用这一办法,各个击破。

  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胡宗宪已使徐海暗地里归顺,就对徐海说:“你已经归附朝廷,现在吴湘江一带盗贼蜂起,为什么不去杀贼夺船,戴罪立功呢?”徐海果然带兵出战。而同时胡宗宪又命俞大猷把徐海的船一把火给烧了。徐海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为了表明诚意,把他的弟弟交给胡宗宪作人质,并将他的鱼冠、坚甲、名剑及其他许多珍玩送给胡宗宪。胡宗宪也盛情招待他的弟弟,并告诉徐海说,如果你能够抓住陈东和麻叶,我包你可以得到世爵。

  不久,徐海果然把麻叶抓来献给胡宗宪。徐海一走,胡宗宪就给麻叶松绑,让他写信给陈东,让陈东进攻徐海。而胡宗宪马上又把麻叶写信的事告诉徐海,徐海一怒之下,把陈东也抓来献给胡宗宪。这时官军大举围攻徐海的老巢乍浦。

  徐海约定时间来向胡宗宪投降,胡宗宪还摸摸徐海的脑袋安慰他,让徐海率众住在河东。而陈东的部属驻在河西,然后胡宗宪迫使陈东写信给他的部下,信中说,胡宗宪已命令徐海今晚过河来抓你们,陈东部下得信后,当晚就渡河进攻徐海,徐海仓惶逃走。第二天,官兵围剿,徐海投水自尽。这样,徐海、陈东、麻叶一个一个落入胡宗宪手中。

  胡宗宪把陈东、麻叶和徐海的头献给京师,世宗非常高兴,赐胡宗宪金币,加进右都御史。第二年兼浙江巡抚。两浙倭寇也暂时平息。

  《胡公岩》

  浙江余姚胜归山石质精良坚细,自宋元时起,百姓就开宕取石,破坏了山体风貌,历代官府屡禁而不能止。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胡宗宪任余姚知县,即捐俸银赎买胜归山归官,开凿山石之风得以禁止。十年之后,胡宗宪调任浙江总督。当时倭患频仍,胡宗宪为抗击倭寇,转战东南沿海,其间多次往返于余姚,屯兵于胜归山中。后人为纪念胡宗宪任职余姚的业绩和抗击倭寇的战功,特于嘉靖四十年在胜归山南坡雕凿胡宗宪官服像,称之为“胡公岩”。现在是浙江余姚的风景区。在沿海地区还有一些“胡公庙”也是为了纪念胡宗宪而立的。

  《土家族的赶年》

  土家族过春节叫“过赶年”。赶年是土家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所谓“赶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提前一天或两天(即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过年,这是为纪念胡宗宪而定的你知道吗?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土家族先民随胡宗宪将军征讨倭寇。一年,春节将至,倭寇未除。远离家乡的土家人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就提前过了年,总帅大犒将士,激励斗志。将士们在丰盛的庆贺之后,养精蓄锐,军心大振。第二天(除夕)乘倭寇没有防备之时,发起进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了纪念祖先,土家族从此总是提前过年,并称之为过赶年,以此为每年最盛大的节日。或说,因为军令紧急,年前必须离家出征。土家人不得不提前过了年,此军开赴前线后,在抗倭战争中连连获胜,立了大功。此后,提前过年的作法相沿成俗。

  (过胡氏宗祠,沿凤街上行)下面向大家介绍龙川民宅的马头墙和几处特色门楼砖雕。

  民宅屋脊马头墙马头墙,是房屋两脊砌出屋面二层三层的墙,以墙头的端面形似马头而名,它实际上是为防止邻屋起火后殃及本屋而设,本名“封火墙”。徽州古村落的马头墙分为三层,前后五个“马头”,称“五岳朝天”。而龙川民宅的马头墙多为两层三个“马头”,这是因为龙川后枕之山发脉于“三天子都”,所以用三不用五,称之为“三台聚瑞”,也是一大特色。

  门楼砖雕(一)如心亭的东口门楣,有一组砖雕,中间是郭子仪《万寿亭》,郭子仪是兴唐大将,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史,在河北击败史思明。肃亲即位,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升中书令,后又晋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平息朔方地区兵变,击败入侵之吐蕃军,收复京城。永泰元年,回纥、吐蕃三十万大军进犯,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再创奇功。徽州民间一直把郭子仪当作大富大贵、多福多寿的崇拜偶像。徽州砖、木雕中以他为题材的雕图很多,《万寿亭》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简介了他的历史,各位一定明白,“如心亭”镶上这幅图的寓意了。两边的图案还得说一说,这是瓜与蝴蝶的组图,称作“瓜瓞绵绵”,《诗经》说:“大瓜曰瓜,小瓜曰瓞”说的是瓜一代一代生长,喻冀子孙繁盛。这幅图以蝴蝶的“蝶”,谐音小瓜的“瓞”,不仅图意明了,而且还以飞的蝴蝶与静止的瓜,形成动静对比的艺术效果。

  (二)这组门楼砖雕为《家居图》,中间为“长亭对弈(下棋)”,左为“楼台观戏”,右为“携琴访友”。(二)卫生室门楼砖雕为《九锡宫》,是表现唐朝开国福将程咬金的戏文故事。程咬金,先为瓦岗寨草头王,归唐后又以军功封王,赐九锡,人称“九千岁”。九锡,是皇帝赐给有大功的诸候大臣的九种物品。它们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铁铖、﹍﹍。

  (三)“竹艺轩”门楼,为《十八学士》,前面已有介绍。其四元宝所雕为“宝瓶博古”,下面是梅、兰、竹、菊四君子。

  (四)都宪坊隔壁民宅,四元宝雕的是“四季访友”图,上两图为《春牛图》,体现了主人耕读传家的意愿。下左幅为《一诺千金》,典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地民间有谚语相传,得百斤黄金,不如得季布一诺,说季布是个说话算话的信人君子。下右幅则是化《舜慕唐﹍》典故而用的《屋顶学圣》,根据《李固传》记载,﹍死之后,舜仰慕三年,以致吃饭时见﹍出现在碗中羹汤里,坐下时又见﹍出现在对面墙头屋上,这幅图构思奇特,韵味隽永。

  (五)天然居门楼,四元宝左起一为《加官进爵》;二为《龙虎榜》,三为《渭水河》,姜子牙以直钩钓鱼,并对河鱼喊道:“愿者上钩,不愿者去罢”!实际上是等待周文王来请他。四为《三顾茅庐》是三国故事,中间主图是《公艺百忍》。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导游证考试频道,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导游资格考试安徽景点导游词:龙川景区》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导游证考试介绍

导游证考试内容

导游证考试报名流程

导游证考试报名须知

导游证考试考试时间

导游证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导游证资格查询

导游证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导游证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